[发明专利]电动悬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402.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亮辅;柳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悬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悬架装置,其即使在作为电磁致动器使用线性马达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批量生产,而尽可能地抑制制造成本。第2电动悬架装置(11B)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的第2电磁致动器(13B)。第2电磁致动器(13B)包括圆柱状的杆构件(21)和以包围杆构件(21)的方式相对于杆部件(21)在轴向上进退自如地设置的框体(31)。在框体(31)上沿轴向设置多个框体侧电枢线圈(33),另一方面,在杆部件(21)上,以与在框体(31)上设置的多个框体侧电枢线圈(33)中的一部分相对的方式,沿轴向设置多个磁铁(41、43)。多个磁铁由永久磁铁(41)和包含杆侧电枢线圈(27)的电磁铁(43)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的电动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具备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的电动悬架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电磁致动器构成为除了电动机之外还具备滚珠丝杠机构。该电磁致动器通过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换为滚珠丝杠机构的直线运动而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
另外,作为电动悬架装置所具备的电磁致动器,还已知使用线性马达的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电磁致动器具备圆柱状的定子和以包围该定子的方式在轴向上进退自如地设置的圆筒状的动子。在定子上,在圆柱的外周面的范围内沿轴向设有电枢线圈。另一方面,在动子上,以与在定子上设置的电枢线圈相对的方式,在圆筒的内周面的范围内沿轴向设有永久磁铁。
在专利文献2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在对定子的电枢线圈进行励磁时,使用在定子的电枢线圈与动子的永久磁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进行动子相对于定子的沿轴向的伸缩驱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专利文献2的电磁致动器进行变形而应用的电动悬架装置的例子。即,专利文献3的电磁致动器包括圆柱状的固定部(杆部),和以包围该杆部的方式在轴向上进退自如地设置的圆筒状的可动部。在杆部上,在圆柱的外周面的范围内沿轴向设有永久磁铁。另一方面,在可动部上,以在杆部设置的永久磁铁相对的方式,在圆筒的内周面的范围内沿轴向设有电枢线圈。
根据专利文献3的电动悬架装置,在对圆筒状的可动部的电枢线圈进行励磁时,使用在可动部的电枢线圈与在杆部设置的永久磁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进行可动部相对于杆部的沿轴向的伸缩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17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8767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82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作为电磁致动器使用线性马达的专利文献2、3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关于抑制及中止永久磁铁的使用并没有特别考虑。
因此,在专利文献2、3的电动悬架装置中,在以下方面存在改良的余地。即,作为马达使用的永久磁铁,基于小型化、高输出化(高能量密度化)的需求,大多使用残留磁通密度高且具有耐热性的铷磁铁。这种铷磁铁需要添加稀少且昂贵的稀土类。从而,在使用铷磁铁这样的永久磁铁的马达中,因难以确保稀土类而妨碍批量生产,且永久磁铁(铷磁铁)导致高成本。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情况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作为电磁致动器使用线性马达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批量生产,而能够尽可能抑制制造成本的电动悬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艺流的蒸发系统
- 下一篇:燃气轮机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