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棉麻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起毛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807.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荣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463 | 分类号: | D06M13/463;D06M13/364;D06M11/71;D06M13/342;D06M10/02;D06M10/08;D06M10/00;D06M11/4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4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麻织 服用 过程 起毛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棉麻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起毛的处理工艺,涉及棉麻织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棉纤维和麻纤维进行碱液以及等离子体处理;2)将1)中的棉纤维和麻纤维进行预处理;3)配制处理液;4)将经过预处理的棉纤维和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混纺后经漂洗和烘焙处理,再经针织加工即可得到所需的成品棉麻织物。本发明中,通过对棉纤维以及麻纤维分别进行处理加工,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抱合力,使得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外界摩擦时,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纤维末端不易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并且增大的抱合力使得纤维不易向外滑移以及断裂,从而使得织物不易起毛,可以有效的提高棉麻织物的外观和服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麻织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棉麻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起毛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抗起毛面料层出不穷, 特别是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抗起毛面料发展迅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反复受摩擦,很多织物中的纤维两端会露出表面,形成茸毛,当这些茸毛不能很快脱落而继续经受摩擦时,就会形成颗粒状,呈现起毛起球,从而使织物的外观受损,因此备受消费者关注。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纤维性能、纺纱方式和工艺条件、纱线混纺比例和原料搭配、织造类型、组织结构、染整工艺、服用条件等。
目前,机织床上用品因具有良好耐磨性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几乎占据了整个床上用品市场。但传统机织面料柔软性、亲肤性等均逊色于针织面料,作为与人体皮肤直接且长期接触的纺织品,人们对其舒适性能尤为重视,故近年来针织床上用品逐渐兴起。针织床上用品虽然在舒适性能上优于传统机织床上用品,但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却较差。起毛起球不仅会严重影响床上用品的外观,缩短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其亲肤性能。因此,如何克服面料易起毛起球的特点,成了亟需解决的行业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棉麻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起毛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善棉麻织物在服用过程中易起毛的处理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1)将麻纤维浸入pH值为8-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80-90℃下处理20-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为1:4-5组成的混合液超声处理20-30min,功率设定为为200-300W,经50-60℃烘干10-12h,然后排列整体并铺成一层,控制输入功率为35-40W,经常温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3-5min,处理过程中控制等离子体极板之间的距离为3-6mm,得到待处理麻纤维,采用同样的工艺方法对棉纤维进行处理,得到待处理棉纤维;本发明中,通过对麻纤维和棉纤维进行碱液处理以及超声处理,可以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然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纤维表面引入活性基团以活化纤维表面,使得纤维在水热反应中更容易吸引钛离子并且促进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形核和生长,从而有助于提高二氧化钛颗粒在纤维表面的负载量以及分布的均匀性;
2)配制体积比为34-37:3-6的盐酸和水的混合液,按照混合液体积的8-12%,向混合液中逐滴滴加适量的钛酸四丁酯,以60-80r/min搅拌1-2h,得到水热液,将得到的水热液和待处理麻纤维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80-120g/mL置于不锈钢水热反应釜中,在90-95℃下恒温反应9-10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烘干,得到预处理麻纤维,采用同样的工艺方法对待处理棉纤维进行处理,得到预处理棉纤维;本发明中,利用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负载二氧化钛颗粒,使得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二氧化钛颗粒,负载的二氧化钛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极大的增加了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纤维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从而使得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外界摩擦时,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纤维末端不易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从而使得织物不易起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荣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荣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