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端子及中继端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492.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端子 制造 方法 | ||
中继端子(1)包括汇流条(10)、压入端子(20)、以及第2端子(30),该汇流条具有细长平板状的形状或将细长平板弯折而成的形状,该压入端子具有平板状的形状或将平板弯折而成的形状,与汇流条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12)接合,并具备压入面(23),该压入面会被压入到电路基板的通孔中,该第2端子与汇流条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13)接合,并会被连接于被设置于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侧端子;该中继端子用于将通孔与电气部件侧端子电连接。在压入端子(20)的压入面(23)上,对构成压入端子(20)的第1金属母材的表面实施了镀敷处理,构成汇流条的第2金属母材的表面在汇流条的沿着延伸方向的侧端面(14)上露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端子及中继端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为了将被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通孔与被设置于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侧端子进行电连接而使用的中继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利用这种中继端子来将通孔与电气部件侧端子电连接,从而能够从被连接于电路基板的电源向电气部件供给电力,并利用被设置于电路基板的控制部来控制电气部件。
关于上述连接器的详细内容,参照日本特开2007-95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过在汇流条的另一端部上接合第2端子,从而形成上述文献所记载的中继端子,其中,上述汇流条在一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该压入端子具备要压入到电路基板的通孔中的压入部,该第2端子要被连接到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侧端子上。
一般地,当制作以防锈等目的而在表面实施了镀敷处理的端子部件时,执行在针对由金属母材构成的平板实施了镀敷处理后实施冲压加工的处理(以下,称为“先镀敷处理”)、以及在针对由金属母材构成的平板实施了冲压加工后实施镀敷处理的处理(以下,称为“后镀敷处理”)中的任一处理。在先镀敷处理中,实施镀敷处理的对象物的形状为具有简单的轮廓形状(典型地矩形状)的平板状的形状。因此,与实施镀敷处理的对象物的形状具有复杂的轮廓形状且可能成为立体形状的后镀敷处理相比,镀敷处理的执行会比较容易。因此,从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采用先镀敷处理。
当针对上述文献所记载的中继端子中的“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的汇流条”进行先镀敷处理时,由于压入端子的压入面会成为冲压加工的剪切面,因而金属母材的表面会在该压入面上露出。因此,针对“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的汇流条”,需要进行后镀敷处理。
但是,例如在电路基板的通孔与电气部件侧端子的相对距离比较大的情况下应用的中继端子中,连接压入端子与第2端子的“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的汇流条”会具有细长状的形状。因此,“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的汇流条”会大型化,针对“一体形成有压入端子的汇流条”的后镀敷处理的执行会变得更为困难。
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即使在连接压入端子与第2端子的汇流条具有细长状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压入端子进行后镀敷处理的中继端子及该中继端子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内容的某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满足以上讨论的特征和/或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特征。然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各方面不被要求满足上述特征,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可以不满足上述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中继端子,包括:
汇流条,其具有细长平板状的形状或将细长平板弯折而成的形状,
压入端子,其具有平板状的形状或将平板弯折而成的形状,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接合,并具备压入面,该压入面会被压入到被设置于电路基板的通孔中,以及
第2端子,其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接合,并会被连接于被设置于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侧端子;
该中继端子用于将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气部件侧端子电连接;
在所述压入端子的所述压入面上,在构成所述压入端子的第1金属母材的表面实施有镀敷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线圈驱动电路
- 下一篇:超声波装置及超声波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