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725.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68;G01N33/543;G01N33/545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苯丙氨酸 尿液 检测 试剂 磁性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明胶26‑42份,酸溶性壳聚糖18‑34份,磁性纳米粒子0.6‑1.2份,无水乙醇60‑120份,硫酸汞12‑24份,硝酸亚汞56‑68份,硫酸镍2‑6份,α‑亚硝基‑β‑萘酚1‑3份,表面活性剂64‑120份;制备方法将每个试剂都单独用微球聚合物壳层基材进行包裹,能够提高检测试剂稳定性,无需复杂的配制过程,混合酸液后即可检测使用,方便做成便携检测设备,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试剂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主要用于定性检测尿液中的对羟基苯丙氨酸的含量,从而判断人体内恶性肿瘤细胞的代谢活跃程度,进而进行恶性肿瘤风险评估。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现象,即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增强,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则减弱,可使氨基酸重新用于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多余而无法利用的氨基酸则排出体外。氨基酸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早期就存在,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尿液中对羟基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含量升高。肿瘤细胞代谢越活跃,氨基酸代谢异常越显著,酪氨酸含量升高越明显。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病人尿液中的酪氨酸含量明显升50%-150%。因此临床上将“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主要应用于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
市场上一般采用分别配置硫酸汞溶液,硝酸亚汞溶液,硫酸镍溶液,α-亚硝基-β-萘酚溶液,然后再按比例混合,这样的操作复杂,必须要器具齐全的实验室才能完成,如果事先配置好,做成试纸,则稳定性低,尿检的准确性不高,检测试剂存放时间越长,颜色变化不明显,准确性越低,这样就无法便携,必须在实验室进行,方便性低,降低检测质量;市场需要一种能增强检测试剂稳定性的方法,提高检测试剂的保存时限,方便做成便携检测设备;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检测试剂稳定性,无需复杂的配制过程,混合酸液后即可检测使用,方便做成便携检测设备,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包括:配方包括:
明胶26-42份,酸溶性壳聚糖18-34份,磁性纳米粒子0.6-1.2份,无水乙醇60-120份,硫酸汞12-24份,硝酸亚汞56-68份,硫酸镍2-6份,α-亚硝基-β-萘酚1-3份,表面活性剂64-120份。
前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酸溶性壳聚糖为对苯二甲醛交联的壳聚糖。
前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磁性纳米粒子包括:氧化铁纳米粒子,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
前述的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表面活性剂为浓度为1%的仲烷基硫酸钠。
一种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配方准备材料;
配方包括:明胶26-42份,酸溶性壳聚糖18-34份,磁性纳米粒子0.6-1.2份,无水乙醇60-120份,硫酸汞12-24份,硝酸亚汞56-68份,硫酸镍2-6份,α-亚硝基-β-萘酚1-3份,表面活性剂64-120份;
制作硫酸汞磁性纳米微球:
步骤1,微球聚合物壳层基材:
将明胶、酸溶性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无水乙醇搅拌,脱泡,熟化后得到聚合物壳层基材;
步骤2,微球聚合物芯层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