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3616.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翟素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0 | 分类号: | B02C4/10;B02C4/28;B02C4/42;B02C17/10;B02C17/24;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旧 陶瓷 安全 回收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包括机身以及位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碾压腔,所述第一碾压腔内设有可利用圆锥形的第一碾压轮对放入的废弃零件进行碾压并将碾碎后的较小部分传递至第二碾压腔内的第一碾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通过推块的左右移动将废弃零件进行分离碾压,通过钢球之间的碰撞进一步将陶瓷细分,使其通过滤网将被碾碎的陶瓷成分其余金属部分进行分离,同时通过传输装置的运行将同等比例的回收辅料加入混合,调配成能够再次用于陶瓷生产的混合粉末,操作简单,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机器零部件中的陶瓷成分本身是一种难以降解的垃圾,有些甚至含有部分有毒成分,对于环境有很大的危害,直接丢弃的陶瓷不但污染环境,还是回收成本的浪费,且在通过碾压轮对陶瓷进行碾压的过程中,碾压完成后的陶瓷粉末需要停机,然后再对 陶瓷粉末进行收集,收集完毕后再添加陶瓷片,再继续的进行下一轮的碾压,这其中虽然能 够完成粉末收集,但是整个过程需要停机进行,进一步的造成了碾压效率的降低,而且会有一部分陶瓷无法碾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废旧陶瓷安全回收的加工装置,包括机身以及位于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碾压腔,所述第一碾压腔内设有可利用圆锥形的第一碾压轮对放入的废弃零件进行碾压并将碾碎后的较小部分传递至第二碾压腔内的第一碾压装置,所述第二碾压腔内设有当所述第一碾压装置将碎片送入后通过第二碾压轮的作用将其碾压成较小的碎片状并落入至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碾压腔下侧端壁内的转动块内的第二碾压装置,所述转动块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将使小碎片通过摩擦进一步细化成颗粒粉末后与其他金属分离落至所述转动块下侧端壁内的均匀腔内,所述转动块右侧端壁内设有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内设有将与陶瓷碎末混合的辅助添加料均匀加入至所述均匀腔内的运输装置,所述均匀腔内设有经过所述运输装置运送的辅助添加料和所述过滤装置运送的陶瓷碎末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送入至所述均匀腔下侧端壁内的混合腔内的均匀装置,将其混合成方便后续加工的混合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碾压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外表面固设有所述第一碾压轮,所述第一碾压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可加入其中混合有陶瓷废弃零件的阀门,所述第一碾压腔左右两侧端壁处设有可将经由所述阀门放入并经所述第一碾压轮碾压过的碎片过滤至第一导管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碾压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顶端动力连接于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向下延伸至传动腔内,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向前延伸末端固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前端固设有圆销,所述传动腔内可左右移动的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左端固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左端设有前后贯穿的通槽,所述圆销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碾压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后上端固设有永磁铁,所述第一推块前端固设有可与所述永磁铁吸合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机通过电线固定连接,第一推块右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碾压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翟素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翟素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