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212.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04 | 分类号: | C08L5/04;C08L89/00;C08K9/06;C08K5/17;C08J5/1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徐佳晶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由三角褐指藻残余料中提取多糖后,加入谷朊粉进行接枝反应,脱去气泡;将乳酸链球霉素加入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紫外灯照射30-50min反应,过滤,得到改性乳酸链球霉素;将改性乳酸链球霉素加入上述体系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均质,得到均一化溶液,成膜干燥,用缓冲液冲洗,干燥得到透明的可降解包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褐指藻残余料为将三角褐指藻进行岩藻黄素提取后洗净、干燥得到的三角褐指藻残余料,含水量不高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角褐指藻残余料加入缓冲液中浸泡后,降温后结冰,整体用球磨机研磨破壁,加热至沸提取,过滤,滤液中加入乙醇,得到沉淀过滤,滤渣溶于水中,经过超滤截取分子量在100-300万道尔顿的多糖分子,浓缩,得到三角褐指藻多糖溶液;
S2.向步骤S1得到的三角褐指藻多糖溶液中加入谷朊粉,搅拌混合均匀,微波加热反应,脱去气泡,过滤,产物反复用缓冲液冲洗;
S3.将乳酸链球霉素加入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紫外灯照射30-50min反应,过滤,得到改性乳酸链球霉素;
S4.将步骤S2中产物加入水中,并加入步骤S3得到的改性乳酸链球霉素,搅拌混合均匀,均质后得到均一化溶液,常温干燥成膜,反复用水冲洗,置于40-50℃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包装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角褐指藻残余料与缓冲液的固液比为1:(5-10)g/mL,降温至-20℃保持1-2h直至结冰;所述超滤的方法为二次超滤,第一次超滤膜孔径为100万道尔顿,第二次超滤膜孔径为300万道尔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三角褐指藻多糖溶液和谷朊粉的质量比为100:(15-30);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1000-2000W,加热温度至90-100℃,反应时间为1-3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乳酸链球霉素和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2-4);所述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5-5wt%,其余为乙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角褐指藻残余料加入pH=6-8的缓冲液中,固液比为1:(5-10)g/mL,浸泡10-15h后,降温至-20℃,保持1-2h直至结冰,整体用球磨机研磨破壁至1000目以下,加热至沸提取0.5-2h,过滤,滤液中加入等体积无水乙醇,得到沉淀过滤,滤渣溶于水中,经过二次超滤,第一次超滤膜孔径为100万道尔顿,第二次超滤膜孔径为300万道尔顿,截取分子量在100-300万道尔顿的多糖分子,浓缩,得到三角褐指藻多糖溶液,相对密度为1.5-2;
S2.向100重量份的步骤S1得到的三角褐指藻多糖溶液中加入15-30重量份的谷朊粉,搅拌混合均匀,微波加热反应,微波加热功率为1000-2000W,加热温度至90-100℃,反应时间为1-3h,置于真空度为0.01-0.1MPa的真空干燥箱中脱气5-7min以脱去气泡,过滤,产物反复用pH为6-8的缓冲液冲洗;
S3.将1重量份乳酸链球霉素加入2-4体积份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2.5-5wt%,其余为乙醇,紫外灯照射30-50min反应,过滤,得到改性乳酸链球霉素;
S4.将步骤S2中产物加入水中,固液比为1:(1-3)g/mL,并加入全部的步骤S3得到的改性乳酸链球霉素,搅拌混合均匀,10000-12000r/min均质1-3min后得到均一化溶液,常温干燥成膜,反复用水冲洗,置于40-50℃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可降解包装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2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造纸业污水的污泥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