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花香的绿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810.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迎河巳甄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青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0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402208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花香 绿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花香的绿茶加工工艺,本发明中绿茶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促使茶叶走水,通过茶叶边缘轻度损伤和失水,使茶叶中的糖苷类物质与相关酶类接触并形成花香物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茶叶中的酯型茶素类降解,该变化使得茶叶中的苦涩味降低,茶叶的香气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定型烘干、摊放及提香过程,最终形成花香显露,滋味纯和,经久耐泡的绿茶,各项条件和数据精确成熟,可满足安全健康茶叶消费趋势,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花香的绿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日常生活饮品之一。而绿茶是六大茶类中最重要的一类。与乌龙茶类相比,绿茶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通常绿茶以清香为特点,一般不带有花香气味。而乌龙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晒青和摇青、晾青等工艺,使茶叶中重要的香气糖苷类分解,从而形成更多的醇系花香型香气成分,使得成品茶叶具有花香品质特点。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随着乌龙茶和高香型茶树品种的推广,消费者对花香型茶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而市场上乌龙茶和绿茶产品则各自采用不同的工艺加工而成,花香绿茶中的花香不明显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茶香气和滋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花香的绿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花香绿茶中的花香不明显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茶香气和滋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花香的绿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茶叶精选采摘:选择2-5年的茶树,清明与谷雨之间的晴天上午,摘取一针两叶或一针一叶的新鲜茶叶,并去除杂质或劣质新茶,收集优质新茶;
S2鲜叶摊青晾干:将采集的优质新茶平铺于晾干装置上,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新茶平铺的厚度为1-5cm,每隔10-15min,翻堆一次,摆放45-60min;
S3摇青:将摊青晾干后的茶叶放置入摇青机中,摇青机将茶叶以5-8r/min摇青6-8次,即先摇青30-40r,然后静置15-20min;再摇青40-45r,然后静置15-20min;最后摇青50-60r,然后静置15-20min;
S4杀青:将摇青叶放入至连续滚筒杀青机中杀青,得杀青叶;
S5揉捻:将杀青叶摊凉至25-30℃,放入揉捻机中,投放量揉捻机容量的2/3-3/4机位,空压揉捻4-7min,轻压揉捻8-10min,最后空压揉捻8-12min;揉捻结束时,芽叶紧卷成条;
S6定型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曲毫机中做形后下机解块,再用连续烘干机烘干,经摊晾冷却后再上曲毫机做形20-30min,重复多次直至茶叶7-8成干;
S7提香:将定型烘干茶叶平铺在簸箕中,厚度1.5-2.5cm,置于温度50-60℃,湿度45-50%的密闭环境中提香6-8min;
S8二次烘干:将茶叶置于80-100℃提香机烘焙60-70分钟至足干,烘培过程中每隔10-12分钟翻堆一次,烘干后将其放在晾干装置上,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花香的绿茶。
作为优选,所述杀青滚筒的温度为200-240℃。
作为优选,所述晾干装置包括支撑架构、晾干结构和倾斜设置的排渣排水板,所述支撑架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低端部安装有风扇固定架,所述风扇固定架上安装有鼓风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晾干结构包括无盖无底的晾干筛架,所述晾干筛架的底部安装有筛网,所述晾干筛架的顶部边缘安装有限位顶座。
作为优选,所述晾干筛架的外径与固定框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顶座的宽度与所述固定框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迎河巳甄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迎河巳甄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