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肠道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2108.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历俊;刘彦品;李建涛;赵军英;刘斌;刘璐;乔为仓;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L33/135;A23L33/21;A23L33/26;A61K35/20;A61K35/747;A61K35/744;A61K35/745;A61P1/10;A61P3/10;A61P1/12;A61P37/04;A61K3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10016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肠道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生牛乳90-97份,格氏乳杆菌(1~2)×108CFU/100克生牛乳,嗜热链球菌(1~2)×1010CFU/100克生牛乳,保加利亚乳杆菌(1~2)×1010CFU/100克生牛乳,嗜酸乳杆菌(1~2)×108CFU/100克生牛乳,植物乳杆菌(0.5~1)×108CFU/100克生牛乳,副干酪乳杆菌(0.5~1)×107CFU/100克生牛乳,短双歧杆菌(2~3)×106CFU/100克生牛乳,乳双歧杆菌(2~3)×106CFU/100克生牛乳,长双歧杆菌(0.5~1)×106CFU/100克生牛乳,菊粉1~5份、低聚果糖1~5份、低聚半乳糖0.1~2份、聚葡萄糖0.1~2份、低聚异麦芽糖0.1~2份、低聚木糖0.1~0.6份;
其中,所述格氏乳杆菌为母乳来源的格氏乳杆菌B1-26,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9749;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母乳来源的植物乳杆菌R9,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牛乳90-95份,格氏乳杆菌(1~2)×108CFU/100克生牛乳,嗜热链球菌(1~2)×1010CFU/100克生牛乳,保加利亚乳杆菌(1~2)×1010CFU/100克生牛乳,嗜酸乳杆菌(1~2)×108CFU/100克生牛乳,植物乳杆菌(0.5~1)×108CFU/100克生牛乳,副干酪乳杆菌(0.5~1)×107CFU/100克生牛乳,短双歧杆菌(2~3)×106CFU/100克生牛乳,乳双歧杆菌(2~3)×106CFU/100克生牛乳,长双歧杆菌(0.5~1)×106CFU/100克生牛乳,菊粉2~3份,低聚果糖2~3份,低聚半乳糖0.6~0.8份,聚葡萄糖0.4~0.5份,低聚异麦芽糖0.2~0.3份,低聚木糖0.3~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奶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生牛乳90份,格氏乳杆菌1×108CFU/100克生牛乳,嗜热链球菌1×1010CFU/100克生牛乳,保加利亚乳杆菌1×1010CFU/100克生牛乳,嗜酸乳杆菌1×108CFU/100克生牛乳,植物乳杆菌1×108CFU/100克生牛乳,副干酪乳杆菌1×107CFU/100克生牛乳,短双歧杆菌3×106CFU/100克生牛乳,乳双歧杆菌3×106CFU/100克生牛乳,长双歧杆菌1×106CFU/100克生牛乳,菊粉2份,低聚果糖2份,低聚半乳糖0.8份,聚葡萄糖0.5份,低聚异麦芽糖0.3份,低聚木糖0.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奶的原料中还包括甜菊糖苷和罗汉果甜苷,原料中生牛乳与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的重量比为90-97:0.001-0.005:0.001-0.0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奶,其特征在于:原料中生牛乳与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的重量比为90:0.003:0.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1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