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拖多固定模台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552.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拖多 固定 混凝土 预制板 养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拖多固定模台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养护单元、PLC控制器、人机交互设备、外部输入设备;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养护单元、人机交互设备、外部输入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方法根据所述系统的功率要求,多个固定模台分处于不同的养护阶段以达到所述系统养护效率的最优化;每个固定模台的混凝土预制板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分别独立控制,且对混凝土预制板表面温度及养护空间温度分开控制。本发明能实现多个产品同时养护,养护曲线智能控制,提高养护的产品质量,缩短养护周期,降低养护成本,大大提高了固定模台的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拖多固定模台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目前已向全国全面推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量的装配式建筑迅速崛起,同时对混凝土预制板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混凝土预制板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这就对混凝土预制板的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蒸汽养护是传统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的重要手段,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冬季的环境温度较低,在混凝土预制板还未初凝的预养护(也叫静停)阶段,为了创造适宜的温度,直接将蒸汽通入到养护房中进行升温,大量的热蒸汽遇冷迅速凝露,滴落在混凝土预制板上会使其表面产生凹凸,影响平整度。另外,混凝土预制板本身的温度较低,若突然与大面积热蒸汽接触,很容易造成表面开裂,且产品强度不均,影响产品的质量。
若混凝土预制板的生产规模较大,采用传统的蒸汽养护方式一般会考虑筹建锅炉房,该项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燃煤锅炉房还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再次,若锅炉房与生产混凝土预制板的车间较远,蒸汽在输送过程中会散失一部分热量,造成能源浪费,且在现有厂房养护方式改造过程中,经常受现有空间及配电限制,设备利用率不高。最后,生产过程中,若操作者不能对混凝土预制板的养护温度、湿度及升/降温速率精确控制,产品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拖多的固定模台的混凝土预制板灵活养护统及养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拖多固定模台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实现对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的精确控制,适用范围广,易改造,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拖多固定模台混凝土预制板养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养护单元、PLC控制器、人机交互设备、外部输入设备;
所述养护单元,用于对混凝土预制板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分别独立控制,且对混凝土预制板表面温度及养护空间温度分开控制;所述养护单元包括多个固定模台;
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养护单元的养护状态,并与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外部输入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用于养护参数设置、显示及存储;
所述外部输入设备,用于采集养护单元的养护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养护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PLC控制器;
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养护单元、人机交互设备、外部输入设备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养护单元包括一套养护设备和多套养护组件;
所述养护设备包括电磁锅炉、蒸汽发生器、软化水设备、保温水箱;每一套所述养护组件包括养护罩、循环泵、电动调节阀、热水加热管道、蒸汽管道、排气管道;
所述软化水设备与保温水箱连接并为保温水箱补水;软化水在所述保温水箱、电磁锅炉、循环泵、热水加热管道之间封闭循环;所述软化水设备还与蒸汽发生器连接,为蒸汽发生器提供软化水源,产生的蒸汽在排气管道中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