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叶涂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071.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邢炳亮;商炳;陈维;袁金玲;郭利雄;陈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7/00;B63H2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张鹤 |
地址: | 5114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舵叶涂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舵叶涂装方法,所述舵叶包括舵叶内表面、舵叶外表面和舵叶与挂舵臂接触部位,所述舵叶涂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舵叶内表面进行涂装得到内表面涂层,所述内部涂层由内至外包括内表面环氧涂层和气象缓蚀剂涂层。所述内表面涂层为在在船舶建造的分段阶段施工得到。本发明提供的舵叶涂装方法具有较好的喷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舵叶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舵叶涂装方法。
背景技术
舵叶是产生舵作用力的本体,由木材或钢材制成。现在除木帆船外,都是由钢材制成,而且多数焊成空心的机翼型,与舵杆、舵销连接处采用铸钢件。舵叶一般由舵板、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等零件组成,有些船为了使螺旋桨后面的水流情况得到改善,在普通流线型舵上加了一个流线型的整流帽,称为整流帽舵。
船舶航行中主要依靠舵叶的转动来控制航向,舵叶的防腐和防污状态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目前舵叶内部使用沥青漆进行灌涂,舵叶外表面采用防腐+防污体系进行防护,但考虑重点不一样施工工艺不一样。现有的舵叶涂装方法中,存在如下缺陷:
1.舵叶内部为沥青漆涂层,含有沥青成分,对施工人员及后续保养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2.由于舵叶外表面局部与挂舵臂接触紧密不能完全施工,无法对舵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3.舵叶防腐涂层覆涂间隔短,覆涂时需表面处理工作量大。
4.因局部修补,致使完工涂层不够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涂效果较好的舵叶涂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舵叶涂装方法,所述舵叶包括舵叶内表面、舵叶外表面和舵叶与挂舵臂接触部位,所述舵叶涂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舵叶内表面进行涂装得到内表面涂层,所述内部涂层由内至外包括内表面环氧涂层和气象缓蚀剂涂层。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涂层为在在船舶建造的分段阶段施工得到。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环氧涂层的厚度100-200微米。
优选地,所述气象缓蚀剂的密度为30-80克每立方米。
优选地,所述舵叶涂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舵叶外表面涂装:对舵叶外表面进行涂装得到外表面涂层,所述外表面涂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外表面环氧涂层、外表面连接涂层、第一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和第二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所述第一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和第二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的厚度分别为80-150微米;
舵叶与挂舵臂接触部位涂装:对所述舵叶与挂舵臂接触部位进行涂装得到接触部位涂层,所述接触部位涂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接触部位防污底漆层、接触部位连接漆层和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所述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厚度为200-300微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为在船舶建造的分段阶段施工得到,所述第二外表面自抛光防污漆层为在船舶建造的下水前阶段施工得到,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位涂层为在在船舶建造的分段阶段施工得到。
优选地,所述外表面环氧涂层厚度为250-350微米,所述外表面连接涂层厚度为50-100微米。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位防污底漆层厚度为250-350微米、所述接触部位连接漆层厚度为50-100微米。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包括第一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和第二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所述第一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和第二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均在船舶建造的分段阶段施工得到,所述第一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厚度为80-150微米,所述第二接触部位自抛光防污漆层厚度为80-15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环保型核桃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矿采选废水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