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995.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鹏;魏永峰;许萍;赵雷振;周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14;C07K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张晓瑾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乳 废水 提取 大豆 多肽 方法 | ||
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调节大豆乳清废水的pH值;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大豆乳清废水加热;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大豆乳清废水经0.1μm陶瓷膜分离浓缩,得截留浓缩液;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截留浓缩液进行透析,得透析浓缩液;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透析浓缩液利用蛋白酶酶解,得酶解液;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酶解液经膜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得大豆多肽滤过液;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大豆多肽滤过液进行干燥,获得大豆多肽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大豆乳清废水中高效、低成本地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大豆多肽中蛋白含量≥97%,钠含量低于120mg/100g,为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大豆乳清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多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特性,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需求较接近,消化率较高,是极具潜力的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与大豆蛋白相比较,大豆多肽具有易消化吸收、能迅速给机体提供能量、无蛋白变性、无豆腥味、无残渣、分子量小、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不产生沉淀、溶液黏度低、受热不凝固等特性,同时具有降低血脂、预防肥胖、降低血胆固醇、降血压作用、低抗原、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的方法多采用大豆分离蛋白经蛋白酶酶解后制备大豆多肽。
大豆分离蛋白是将低温脱脂大豆豆粕经过均质加水后调节pH为碱性,豆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碱液中,经过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调节上清液pH为酸性,经过离心分离使大豆分离蛋白沉淀。在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乳清废水。根据不同生产企业生产条件不同大豆乳清废水中成分略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大豆乳清废水中固含量约在2%左右,其中大豆分离蛋白约占10-15%、大豆乳清蛋白约占10-15%、低聚糖约占40%-50%、盐约占20-30%。
如能将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大豆蛋白生物酶解转化成大豆肽,是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因大豆蛋白在大豆乳清废水中含量甚微,提取纯化成本高昂,难以实现产业化。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产业化方案,从大豆乳清废水中高效分离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并利用生物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获得大豆多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节大豆乳清废水的pH值至6-8.5,获得调节pH值后的大豆乳清废水;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调节pH值后的大豆乳清废水加热至65-85℃;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加热后的大豆乳清废水经0.1μm陶瓷膜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浓缩,得截留浓缩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截留浓缩液加入纯净水进行透析,得透析浓缩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透析浓缩液降温至50-55℃,利用蛋白酶酶解,得酶解液;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酶解液经膜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得大豆多肽滤过液;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大豆多肽滤过液进行干燥,获得大豆多肽粉。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大豆乳清废水的pH值调节至6-8.5,加热至65-85℃。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大豆乳清废水经0.1μm陶瓷膜分离系统进行连续循环浓缩30-50倍。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豆乳清废水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陶瓷膜的孔径为0.1μm,工作压力为2-2.5bar,跨膜压差为1.5-2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