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与人脸识别的体温异常告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4893.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5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夏世念;孙含福;黄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Q50/16;G01J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测温 识别 体温 异常 告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与人脸识别的体温异常告警方法及系统,导入人脸数据库,人脸数据库包括人脸样本图片数据集合和人脸样本图片与门牌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小区出入口的人脸抓拍图像以及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判断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是否超过阈值;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超过体温阈值时,将人脸抓拍图像标定为异常人脸图片,比对异常人脸图片与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样本图片之间的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依据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获取与异常人脸图片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将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对应的门牌号数据作为异常人脸图片对应的门牌号数据,以实现实时监测过往行人的体温并及时获取体温异常人员的基本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与人脸识别的体温异常告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小区的往来人员体温测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一种是通过人工手持测温枪的方式开展人员体温监测工作,然而该方式存在人为主观懈怠,存在监测遗漏的情况,同时人员近距离接触也存在病毒传染风险。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红外测温设备实时监测过往行人的体温,但该种方式需要有人值守,否则会存在报警无人过问,无人处理的情况,同时也无法及时获知体温异常人员的基本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与人脸识别的体温异常告警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实时监测过往行人的体温并及时获取体温异常人员的基本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与人脸识别的体温异常告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导入人脸数据库,人脸数据库包括人脸样本图片数据集合和人脸样本图片与门牌号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小区出入口的人脸抓拍图像以及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判断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是否超过阈值;
对应的人员体温数据超过体温阈值时,将人脸抓拍图像标定为异常人脸图片,比对异常人脸图片与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样本图片之间的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依据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获取与异常人脸图片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将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对应的门牌号数据作为异常人脸图片对应的门牌号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依据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获取与异常人脸图片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包括:
获取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大于第一相似度阈值所对应的人脸样本图片,判断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二相似度阈值,将大于第二相似度阈值所对应的人脸样本图片标注为所述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不大于第二相似度阈值时,且该人脸对比相似度大于第三相似度阈值时,获取对应的人脸样本图片所在单元门摄像头抓拍的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电梯摄像头抓拍的第二图片数据集,比对异常人脸图片与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第二图片数据集中的人脸图片之间的第二人脸对比相似度,第二人脸对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阈值时,将对应的人脸样本图片标注为所述匹配的人脸样本图片,其中,第三相似度阈值为第二相似度阈值与可修正系数之间的乘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依据经验值设定可修正系数的初始值,依据对应的人脸样本图片所在单元门摄像头抓拍的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电梯摄像头抓拍的第二图片数据集片利用迭代算法对可修正系数进行不断调整,从而实现对第三相似度阈值进行不断更新迭代,达到最优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有单元门摄像头抓拍的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电梯摄像头抓拍的第二图片数据集中,不存在第二人脸对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阈值时,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有单元门摄像头抓拍的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电梯摄像头抓拍的第二图片数据集,比对异常人脸图片与第一图片数据集和第二图片数据集中的人脸图片之间的第三人脸对比相似度,第三人脸对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阈值时,将对应的人脸图片所在的楼栋标注为异常人脸图片对应的楼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人脸对比相似度的获取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