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778.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娟;钱珂翔;王文辉;张錋;陈连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模糊 测试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符号执行将被测目标的输入变量转换为符号化表达式;对多路输入变量的所述符号化表达式进行执行路径约束;根据约束后的执行路径生成测试用例;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并获取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状态及测试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模糊测试存在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系统中设计漏洞和软件漏洞的存在,从信息侧实施的针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电力CPS)的恶意攻击很有可能突破防护措施,引起更大规模的扰动和故障。因此,发掘当前电力CPS的协议及系统的漏洞,对于电力CPS的防护是极为必要的。
当前物联网的安全漏洞检测手段已趋于成熟,其中的各项技术同样也可用于电力CPS的漏洞检测中,其漏洞检测技术主要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目标源代码;动态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其中,动态二进制分析方案主要采用模糊测试,模糊测试的原理是将大量的畸形数据输入到目标程序中,通过监测被测程序的异常来发现被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它是一个典型的自动或半自动的过程。
传统的模糊测试虽能检测出程序漏洞,但是目前在电力物联网方面基于模糊测试的漏洞挖掘,均属于黑箱测试,即监视协议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测试过程和返回结果,该过程会产生大量无效样本,且该方法并没有搜集任何程序在处理输入过程中内部的执行控制流和数据流信息,造成代码覆盖率低。较低的代码覆盖率和大量的无效样本会导致测试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模糊测试存在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符号执行将被测目标的输入变量转换为符号化表达式;对多路输入变量的所述符号化表达式进行执行路径约束;根据约束后的执行路径生成测试用例;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并获取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状态及测试数据。
可选地,所述通过符号执行将被测目标的输入变量转换为符号化表达式,包括:利用S2E平台记录被测目标的软件内部污点数据流和程序指令控制流,获取输入污点变量;通过符号执行得到执行路径上的输入污点变量的符号化表达式。
可选地,所述对多路输入变量的所述符号化表达式进行执行路径约束,包括:根据多路输入变量的所述符号化表达式生成畸形化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畸形化约束条件,对输入污点变量进行路径约束求解,得到指定代码路径。
可选地,所述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还包括:利用测试用例知识库提供测试用例模板,基于所述测试用例模板生成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知识库包括畸变数据库和测试用例模板库;所述畸变数据库用于提供畸变数据,从而生成畸形化约束条件;所述测试用例模板库用于提供测试用例模板,从而生成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智能化模糊测试方法还包括:在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中,采用漏洞检测算法对安全漏洞进行检测,进行检测的过程包括:检测在测试用例执行过程中,被释放的堆内存指针是否被重用;如果被释放的堆内存指针被重用,则判定存在安全漏洞。
可选地,检测被释放的堆内存指针是否被重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拦截堆管理API,监控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跟踪指针的传播,匹配指针和所述堆内存的映射关系;在堆内存被释放时把与所述堆内存对应的所有指针清零置空。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模糊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变量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符号执行将被测目标的输入变量转换为符号化表达式;路径约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符号化表达式对所述被测目标的执行路径进行路径约束;测试用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约束后的执行路径生成测试用例;综合处理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并获取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状态及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含填料PTFE膜材厚度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混凝土污水砂石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