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329.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文玉军;贾桦;王登科;牛建国;王峰;张莲香;顾金海;和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2 | 分类号: | A61L27/52;A61L27/20;A61L27/38;C12N5/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透明 质酸水 凝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该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可应用于脊髓损伤组织的修复,且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与传统的嗅鞘细胞相比,本申请的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嗅鞘细胞的存活率,还能填补脊髓组织缺损并与周边组织整合,抑制炎症反应和胶质瘢痕形成,诱导神经纤维再生,能够一定程度地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主要因外伤所致的疾患,常导致脊髓局部大量神经细胞死亡、纤维束断裂,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及内脏功能障碍。
针对脊髓损伤处神经纤维再生、通路重建及功能恢复,目前常用一种治疗方式是植入已经分化好的胶质细胞,例如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从而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嗅鞘细胞具有长突起,可修复原有损伤的神经元轴突,同时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如NGF、BDNF、GDNF),可以为轴突再生提供适宜微环境,有利于神经的再生,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目前,采用OECs治疗损伤脊髓,多数采用将嗅鞘细胞注射移植至机体损伤脊髓处的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脊髓损伤存在较大的组织坏死囊腔,使得植入的OECs缺乏细胞外基质支持以及缺乏血供和必要的生存微环境,因此,移植至损伤脊髓处的OECs在损伤区大量死亡,导致OECs对损伤脊髓治疗的效果欠佳,对轴突再生促进作用较小,对髓鞘形成及机体运动功能恢复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嗅鞘细胞在实际移植治疗过程中,存活率较低,对损伤脊髓的治疗效果欠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ED的介导作用下,使HA与ADH进行交联反应,制得HA水凝胶;
步骤S200,采用液氮梯度冷冻法,将HA水凝胶塑形成具有纵向多通道结构的HA水凝胶支架;
步骤S300,采用NaIO4氧化法,将antiNgR连接到具有纵向通道结构的HA支架上,得到接枝antiNgR的HA水凝胶支架;
步骤S400,将接枝antiNgR的HA水凝胶支架置于培养孔板内,调节其PH值至7左右,灭菌后,加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浸润24小时后,在培养基内接种经分离、培养得到的嗅鞘细胞,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培养5-7天后,制得嗅鞘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
可选地,步骤S100具体包括,
(1)称取0.04g PLL,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并调节其pH值至11左右;
(2)在PLL溶液中缓慢加入0.2g透明质酸钠,充分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加入1.4gADH,搅拌24h,调节该混合溶液的pH值至4.7左右,得到中间混合液;
(3)将0.4g EDC先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再逐滴加入上述得到的中间混合液中,充分搅拌至溶液渐成凝胶;
(4)将上述凝胶用去离子水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后,调节pH值至7,并置于零下80℃冰箱内预冻2h后置入冷冻真空干燥仪内冻干,得到HA水凝胶;
(5)将冻干的HA水凝胶材料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备用。
可选地,步骤S200具体包括,
(1)将数个塑料吸管捆扎成一体,塑料吸管的下端采用保鲜膜封口,得到塑形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