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808.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辛立勋;王玺;李盛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3B3/02;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周边 雨水 收集 净化 方法 | ||
1.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屋顶雨水、地表雨水、地下雨水进行收集与汇总,汇总后的雨水经雨水汇总管连接至安全分流井,安全分流井连接弃流过滤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连接阀门井,阀门井连接雨水收集池;
步骤二、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经吸收喇叭口抽吸,再经雨水回用加压泵送入砂滤罐,混凝加药装置将混凝剂投入砂滤罐与雨水混合,砂滤罐出水依次进入微孔过滤器及超滤过滤器,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连接至雨水回用清水箱,雨水回用清水箱通过反冲洗泵连接超滤过滤器的反冲洗端;
步骤三、清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水景池内,呈现出静态水景,水景池环绕建筑物设置,水景池与建筑物之间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为可渗水结构,连接带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槽沟,蓄水槽沟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连接至雨水汇总管;在蓄水槽沟的顶部设置格栅沟盖板,铺设鹅卵石层形成连接带,鹅卵石上设置照明灯具,连接带的表面低于路面的标高且高于水景池表面的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雨水收集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泵,雨水收集池的进水口设置于雨水收集池的上部,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泥泵启动且排泥完成后,启动雨水回用加压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通过消毒装置投加消毒剂,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设置有在浊度在线监测装置和余氯在线监测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浊度在线监测装置与余氯在线监测装置中任意一个监测值超过标准值时,启动反冲洗泵对超滤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过滤器的清水端通过阀门连接药洗水箱,药洗水箱连接药洗过滤器,药洗过滤器连接超滤过滤器,药洗水箱上设置有自来水补水口,雨水回用清水箱缺水时,药洗水箱的自来水补水口不断补水,药洗水箱内的水一部分流入超滤过滤器的反冲洗端,一部分通过药洗过滤器流入超滤过滤器,对超滤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雨水回用清水箱包括第一清水箱与第二清水箱,第一清水箱的有效容积为18m3,第二清水箱的有效容积为9m3,第一清水箱连接中水用水管道,第二清水箱连接水景池,雨水收集池的有效容积为200m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周边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水箱连接自来水补水管道,第一清水箱与第二清水箱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任意一个清水箱达到设定的低水位时,启动雨水回用加压泵及过滤设备对雨水进行净化,当雨水收集池和清水箱都处于低水位时,打开自来补水管,进行补水,第一清水箱与第二清水箱均处于高水位时,雨水回用加压泵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8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