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078.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涛涛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Q1/25;B23Q3/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配件 管材 智能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包括外壳,所述转把固定连接转动杆,转动杆固定连接升降筒,L形稳定杆滑动连接稳定筒,伸缩杆转动连接连杆,连杆固定连接转轮,转轮活动连接滑杆,滑杆固定连接夹紧块,曲臂固定连接活塞,热敏电阻对应磁感线圈,蓄水仓安装有过滤板。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通过转把带动转动杆转动,继而带动升降筒转动,配合L形稳定杆与稳定筒;通过伸缩杆推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滑杆滑动,继而带动夹紧块滑动;通过曲臂带动活塞滑动,配合热敏电阻与磁感线圈,配合过滤板,从而分别达到调角稳定切割、自动夹紧、智能节水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而近些年,在科技的发展这一大前提下,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熟悉,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新能源汽车的配件加工具有多种工艺,管材切割工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的人工手持切割机效率低且精度差,故而人们逐渐创造一些相对智能化的切割设备来实现。
尽管已经存在很多切割设备,但或多或少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管材的夹紧固定较为麻烦,在切割过程中容易晃动;再比如切割的角度通常为不可调节的;另外对于其切割降温方面无法做到节水及智能化,这些问题突显了现有的智能切割设备智能化程度较低,且还需完善
本发明内容(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具备自动夹紧、调角稳定切割、智能节水降温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无法自动夹紧、无法调角稳定切割、无法智能节水降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夹紧、调角稳定切割、智能节水降温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用管材智能切割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泵,且其转动连接有升降筒,升降筒的顶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把,且其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角盘,调角盘的外侧开设有限位仓,限位仓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与限位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柱外侧活动连接有调角环,升降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与升降筒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热敏电阻与切割机、多孔管,升降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左右两侧军固定连接有L形稳定杆,L形稳定杆外侧滑动连接有稳定筒,稳定筒的底部内壁与L稳定杆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外壳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上转动连接有伸缩筒与转轮,伸缩筒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右端与伸缩筒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转轮的前部表面转动处固定连接有连杆,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侧端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四,且滑杆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夹紧块,外壳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涡轮仓,涡轮仓内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的左端贯穿涡轮仓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感仓,磁感仓内部固定安装有磁感线圈,且其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五,弹簧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左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曲臂,曲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外侧滑动连接喷水仓,喷水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喷水管,且其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废水管,废水管内部转动连接有水轮,水轮的左端贯穿废水管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电磁板,电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导电板,电磁板的左部下方固定安装有铁屑仓,且其右部下方固定安装有蓄水仓,蓄水仓与电磁板对应处固定安装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气泵与升降筒、涡轮仓、伸缩筒之间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经由导气管对各结构充气,分别带动升降杆与伸缩杆滑动,涡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仓在调角盘外侧等角度设置,调角环内侧开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限位槽,且其上设有刻度值,防止切割的时候产生转动,通过观看刻度值可以更加精确的调节切割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涛涛,未经林涛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