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4365.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瀚;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乙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牟军平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垃圾 离心 连续发酵 制备 肥料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有种子罐,所述配料罐的出料端还连接有杀菌机,所述杀菌机的出料端连接有混合器且与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种子罐的出料端连接至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所述混合器的出料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发酵罐,各所述发酵罐的出料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本发明通过采用该系统实现一种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具有发酵效率高、发酵时间短、设备成本低、成本合格率高、工艺配套合理、有利于发酵生产等优点,可以将餐厨垃圾有效利用,解决了餐厨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食品、副食品不断丰富的时代,厨房剩余物和餐后剩余物共同组成的餐厨垃圾日益增加。随意丢弃的餐厨垃圾不仅会腐烂发臭、滋生蚊蝇、传播疾病,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逐渐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污染源;对它的处理也日益受到重视。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且所得产物还可以成为有用的产品,使餐厨垃圾成为一种资源。餐厨垃圾经过分选、粉碎后进行分离,得到其中的餐厨垃圾离心液,然后对餐厨垃圾离心液进行发酵,生产微生物菌肥。
传统的餐厨垃圾离心液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处理,具有缺点如下:1、设备投资费用高;2、产生可燃气体甲烷生成过程风险高;3、生物甲烷再利用成本高;4、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需要二次处理,处理成本高。为克服以上缺点,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新型方法,该方法采用定向接种好氧发酵,直接生成农业用液体微生物菌剂。然而,目前常见的好氧发酵方式主要为分级发酵,该分级发酵具有发酵效率低、发酵时间长、设备成本高、成品合格率低、工艺配套不合理等缺点,不利于发酵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酵效率高、发酵时间短、设备成本低、成本合格率高、工艺配套合理、有利于发酵生产的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罐,所述配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有种子罐,所述配料罐的出料端还连接有杀菌机,所述杀菌机的出料端连接有混合器且与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种子罐的出料端连接至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所述混合器的出料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发酵罐,各所述发酵罐的出料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的进料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所述发酵罐内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提供灭菌空气的空气分布器,所述空气分布器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发酵罐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所述发酵罐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发酵罐提供保温的夹层水套。
利用餐厨垃圾离心液连续发酵制备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菌悬液的制备:
a1)菌种活化:用特定培养基将需要繁殖的微生物菌液进行培养,在培养温度为35℃-37℃的条件下,培养时间为22h-26h,完成后镜检;
a2)菌种扩繁:然后对步骤a1)中培养后的微生物菌液进行扩量繁殖;
a3)菌悬液制备:重复步骤a1)、步骤a2)进行多次扩繁,制备菌悬液;
b)工业培养基的制备:
工业培养基的原料配比如下:葡萄糖粉45-55份,酵母浸粉0.8-1.2份,牛肉膏0.8-1.2份,蛋白胨0.8-1.2份,磷酸二氢钾15-25份,氢氧化钾4-6份,餐余离心液900-950份;将所需原料按照以上配比调配完成,制备微生物生产的工业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乙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州乙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