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0298.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卫强;薛淑云;朱立蓉;孔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斯帕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8 | 分类号: | C08L33/08;C08L61/28;C08K3/08;C08K5/21;B29B7/10;B29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隐身 材料 制备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槽口、丝杆、弧形夹板、凹槽、活动块、导轮、支撑弹簧、卡槽、转杆、第一皮带、转盘、滑槽、移动板、万向轮和固定块,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固定机构,通过丝杆、转盘、转杆和第一皮带配合,推动对弧形夹板对搅拌筒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搅拌筒的稳定性,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出现偏移,影响材料的搅拌效果,增加材料混合成型的质量,同时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进一步固定搅拌筒,增加了搅拌筒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隐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红外隐身材料具有隔断目标的红外辐射能力,同时在大气窗口波段内,具有低的红外发射率和红外镜面反射率,按照工作原理,红外隐身材料可分为控制发射率和控制温度两类,前者主要有涂料和薄膜,后者主要有隔热材料、吸热材料和高比辐射率聚合物;
但是现有红外隐身材料制备出来后的材料的表面空隙较多,使得射入的红外光被多次反射,增加材料对红外的吸收,影响材料的隐身效果,另外在制备时,搅拌筒的移动、安装,较为麻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且搅拌筒在旋转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影响了搅拌筒内部材料混合的均匀性,影响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效果,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隐身材料及制备该材料的生产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红外隐身材料制备出来后的材料的表面空隙较多,使得射入的红外光被多次反射,增加材料对红外的吸收,影响材料的隐身效果,另外在制备时,搅拌筒的移动、安装,较为麻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且搅拌筒在旋转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影响了搅拌筒内部材料混合的均匀性,影响红外隐身材料的制备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隐身材料,所述红外隐身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羟基丙烯酸树脂87-93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7.8-8.5份、稀释剂248-252份、铜粉72-76.5份、流平剂2-3.2份、消泡剂2-3份和HDI缩二脲32-34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具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体为三聚氰胺、甲醛水溶液、乌洛托品和三乙醇氨混合而成;
所述稀释剂具体为乙酸乙酯混合物;
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混合物;
所述流平剂具体为丙烯酸酯混合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红外隐身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S1、按照比例将羟基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放入搅拌筒内部进行混合搅拌:
S2、按照比例将稀释剂、流平剂和消泡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搅拌筒内部与羟基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混合;
S3、随后按照比例将铜粉和HDI缩二脲混合均匀后,加入搅拌筒内部搅拌;
S4、每次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对搅拌筒内部的材料进行加热,提高材料之间混合效果;
S5、同时对预混合的材料进行预加热,使材料更容易受热;
S6、将充分混合搅拌完成的材料取出,并清理搅拌筒。
进一步的,一种红外隐身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内部嵌入安装有固定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斯帕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斯帕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