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054.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15/04 | 分类号: | F02P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发动机 点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使高压电极A绝缘地设置在转子活塞与气缸相配合形成的燃烧室内且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使高压电极B与机体电学连通设置,根据点火角度的要求设置所述高压电极A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转子活塞向压缩终了趋近到设定位置时所述转子活塞与所述高压电极A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本发明所公开的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易于实现转子发动机的点火,易于实现转子发动机的多点点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转子发动机的点火方式是通过火花塞实现的,在这种结构中火花塞要与按正时关系产生高压电的控制单元连通设置,这种控制单元结构复杂,不仅如此,这种方式在需要多点点火的情况下比较难以实现,而且不能形成拉弧作用,因此点火力弱。所以,需要发明一种新型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使高压电极A绝缘地设置在转子活塞与气缸相配合形成的燃烧室内且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使高压电极B与机体电学连通设置,根据点火角度的要求设置所述高压电极A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转子活塞向压缩终了趋近到设定位置时所述转子活塞与所述高压电极A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
方案2.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使高压电极A绝缘地设置在转子活塞与气缸相配合形成的燃烧室内且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使高压电极B与机体电学连通设置且与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根据点火角度的要求设置所述高压电极A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且设置所述高压电极B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转子活塞向压缩终了趋近到设定位置时所述转子活塞与所述高压电极A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且与所述高压电极B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
方案3:一种转子发动机点火方法,使高压电极A绝缘地设置在转子活塞与气缸相配合形成的燃烧室内且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使高压电极B绝缘地设置在转子活塞与气缸相配合形成的燃烧室内且与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所述转子活塞对应设置,根据点火角度的要求设置所述高压电极A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且设置所述高压电极B与处于压缩终了时的所述转子活塞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转子活塞向压缩终子趋近到设定位置时所述转子活塞与所述高压电极A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且与所述高压电极B形成电流击穿形成火花实现点火。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高压电极A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方案5: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高压电极A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所述高压电极B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方案6: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高压电极A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所述高压电极B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方案7: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在与所述高压电极A对应产生火花处的所述转子活塞部位上设置抗火花材料区。
方案8:在方案2至方案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在与所述高压电极A对应产生火花处的所述转子活塞部位上设置抗火花材料区,和/或在与所述高压电极B对应产生火花处的所述转子活塞部位上设置抗火花材料区。
前述所有方案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高压电极A和所述高压电极B与高压直流电源或与高压交流电源连通设置,或均可使所述高压电极A和所述高压电极B与常供高压直流电源或与常供高压交流电源连通设置。
本发明中,应根据电机及发动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