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2284.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树科;钟杨之;杜传辉;高磊;汪长军;王鹏翔;周大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A44B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戈余丽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安全带 双锁扣 结构 | ||
1.一种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沿车辆的横向对齐布置的锁扣,用于插接安全带;
均固定于车身处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锁扣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底座通过第一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沿所述车辆的横向错开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成底部相较于顶部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折弯件,以缩减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底部,用于与车身连接;
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底部,用于与车身连接,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底部和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底部堆叠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呈“S”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竖部、第一横部和第二竖部,所述第一竖部与所述锁扣相连,所述第二竖部与所述第一底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竖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竖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部,其底部与所述第一底部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竖部贴合,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部,其底部与所述第二底部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部设有凸起的限位凸台和第一铆钉孔;
所述第一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对齐的凸台孔以及与所述第一铆钉孔对齐的第二铆钉孔,所述限位凸台用于插入所述凸台孔,以定位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一铆钉孔和所述第二铆钉孔用于穿设铆钉,以固定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部的与所述第二底部错开的部分设有安装限位槽,用于卡接车身螺柱;
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二底部重叠的部分设有第一安装螺栓孔,所述第二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孔对齐的第二安装螺栓孔,用于穿入紧固件,以与车身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一连接板保持在预设相对角度;
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二底座和第二连接板保持在所述预设相对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排安全带双锁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凸起的上止点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与所述上止点凸起配合的卡爪,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转动至预设极限角度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2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基燃料锅炉入口通道装置
- 下一篇:船舱空调冷凝水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