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液压式变直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2680.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刘延彬;苏展;陈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A01F12/18;A01F12/56;A01F12/00;A01D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式 直径 脱粒 滚筒 联合收割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液压式变直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包括直径调节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液压泵站和信号采集控制系统,直径调节装置位于脱粒滚筒两侧支撑幅盘内侧;液压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直径调节装置。滚筒脱粒直径可通过直径调节装置进行无级调节;控制器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实时反馈信号不断调整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开度控制空心液压缸的输入输出流量,保证两个空心液压缸活塞杆同步运动,实时同步调整脱粒滚筒直径。当脱粒滚筒直径调节后,可有效将脱粒后的滚筒直径进行锁死,保证脱粒滚筒作业的稳定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上的谷物脱粒分离装置,具体的是自锁液压式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结构,可实时实现脱粒滚筒直径的无级调节。
背景技术
脱粒分离是谷物联合收获中必不可少又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脱粒滚筒是联合收获机械的重要装置,将籽粒与茎杆分离。其中脱粒滚筒的脱粒间隙、脱粒元件线速度是影响谷物脱粒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品种谷物之间其物理及机械力学特性有较大区别,每年产量有差异,因此固定的脱粒间隙、脱粒元件线速度导致脱粒效果不理想,而调节滚筒的脱粒直径大小可有效调节脱粒间隙和脱粒元件线速度;目前现有变直径脱粒滚筒采用机械传动装置进行调节,如公告号为CN108925248B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采用等速螺线盘及配套卡爪,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带动等速螺线盘转动使焊接在卡爪上的脱粒齿杆沿滚筒径向运动,实现滚筒脱粒直径的无级调节,在滚筒尾部安装棘轮机构将等速螺线盘锁死。此种方法结构复杂,传动精度低,且齿轮数及其它零件较多导致重量重及加工精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联合收获机变直径滚筒结构复杂、重量重和不好实现自动控制等难题,提供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大,可实时快速无级调节脱粒滚筒直径的自锁液压式脱粒滚筒装置,使脱粒滚筒根据不同作业对象、不同作业条件对脱粒间隙及脱粒元件速度进行快速无级调节,提高其脱粒性能和作业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自锁液压式变直径脱粒滚筒,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液压泵站、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主轴,沿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装在滚筒主轴上的喂入轮、前支撑幅盘、第一中间支撑幅盘、第二中间支撑幅盘、脱粒齿杆和后支撑幅盘;
所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导轨推盘、中间齿杆连杆、两侧齿杆连杆、两侧滑槽和压缩弹簧机构;所述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内侧分别设置一个导轨推盘和多个轴向均匀分布的两侧滑槽,所述导轨推盘安装在滚筒主轴上,通过滑槽与安装在滚筒主轴上的导向滑键配合,能够随前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和滚筒主轴一起旋转并可沿滚筒主轴沿导向滑键轴向前后移动;所述导轨推盘上设有多个轴向均匀分布的导轨,插销横穿所述导轨、且两端与两侧齿杆连杆的一端连接,两侧齿杆连杆嵌入两侧滑槽,另一端端部与脱粒齿杆连接;第一中间支撑幅盘、第二中间支撑幅盘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槽及定位装置,所述压缩弹簧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中间齿杆连杆由定位装置定位、且能在定位装置中径向移动,所述中间齿杆连杆另一端与脱粒齿杆固定;所述压缩弹簧机构在中间齿杆连杆向远离圆心方向移动时被压缩以抵消脱粒齿杆、中间齿杆连杆旋转时的离心力,并为脱粒齿杆回位提供回复力;
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包括装于第一中间支撑幅盘、第二中间支撑幅盘另一侧分别设置空心液压缸、连接套筒和装于脱粒滚筒尾端的回转接头;空心液压缸与滚筒主轴同轴心并通过法兰盘与第一中间支撑幅盘、第二中间支撑幅盘连接并固定,连接套筒通过法兰盘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回转接头通过法兰盘与滚筒主轴连接;
所述液压泵站包括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溢流阀、两个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和四个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进油口与液压泵连接,出口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连接,它的回油口直接与油箱连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出油口与空心液压缸油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