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487.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兰;尹海松;王舟;王子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0 | 分类号: | E04B5/10;E04B5/02;E04B1/68;E04B1/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6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楼承板 安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安装结构技术领域,该轻质楼承板包括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主肋和抗渗耐磨涂层,所述冷拔钢丝网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上,所述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填充在所述轻型钢骨架和所述冷拔钢丝网之间,所述主肋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四周,所述抗渗耐磨涂层设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外表面,该方案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按具体质量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层层分解,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根据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楼承板适用于输煤栈桥、公共民用等建筑围护屋面、楼面、墙面。轻质楼承板由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BAS改性水泥珍珠岩复合芯材、BAS复合抗渗耐磨涂层组成。轻质楼承板集轻质、承重、节能、防火、隔声、泄爆、抗震等功能于一体,既保持了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满足了现代建筑对轻质、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现有的轻质楼承板的安装装置,施工人员常常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轻质楼承板进行安装操作,如此不能保证轻质楼承板的安装质量,大大的降低了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楼承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边坡防护结构对边坡表层发生的小面积滑坡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对边坡表层起不到很好的加固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楼承板,包括轻质楼承板本体。
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包括轻型钢骨架、冷拔钢丝网、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主肋和抗渗耐磨涂层,所述冷拔钢丝网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上,所述水泥珍珠岩芯材填料填充在所述轻型钢骨架和所述冷拔钢丝网之间,所述主肋固定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四周,所述抗渗耐磨涂层设在所述轻型钢骨架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的厚度为100-120mm,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宽度按1200mm-1250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肋宽度为120-140mm,所述主肋的长度为2400-1800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及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的轻质楼承板以及安装装置。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化学锚栓、发泡聚乙烯棒、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端肋、钢梁、角钢和焊缝,所述角钢通过所述化学锚栓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所述钢梁固定在所述角钢上,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固定在所述钢梁的上表面,所述焊缝设在所述钢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发泡聚乙烯棒同样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端肋套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上,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填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和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所述水凝珍珠岩保温砂浆填料同样填充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化学锚栓包括化学锚栓本体和螺母,所述化学锚栓本体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内,所述角钢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上,所述螺母螺纹套设在所述化学锚栓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楼面装修层,所述楼面装修层设在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的上表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搁置在所述钢梁的长度大于等于60mm。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楼承板本体之间板缝的宽度应小于10mm。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焊缝大于等于20mm,所述焊缝的厚度大于等于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碱结合生产小分子果胶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混合电断层成像技术的手势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