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柔性生长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7446.8 | 申请日: | 2020-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3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星会;华林;庄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多边形 构件 柔性 生长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柔性生长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装配约束模、环形毛坯、驱动芯辊和顶出环;S2、驱动芯辊在环形毛坯内表面作多道次多边形进给运动:首先驱动芯辊由初始中心位置移动到约束模内表面拐角对应位置,然后驱动芯辊沿径向进给至第一道次进给量位置,并按照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多边形轮廓运动一周;随后,驱动芯辊沿径向进给至第二道次进给量位置,并按照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多边形轮廓运动一周;驱动芯辊重复上述进给路径,直至获得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S3、成形完成后,顶出环推动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与约束模分离。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薄壁复杂环状构件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制造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成形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柔性生长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在航空、航天、舰船、武器装备、风电、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制造技术是国际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究的前沿。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不仅壁厚薄,而且其轴截面为复杂的多边形,因此该类构件无法通过传统的环件轧制方法制造。现阶段该类构件的主要加工方法为切削加工和焊接。切削加工方法是在厚壁环坯的基础上切除大量多余金属获得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该方法材料利用率低、效率低、成本高,且不能细化晶粒、切断金属流线,因此难以制造高性能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焊接方法是采用焊接技术将多个薄板构件焊接成一个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该方法严重地削弱了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强度和承载能力。因此,现有的加工方法均难以实现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薄壁多边形环柔性生长成形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型薄壁复杂环状构件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制造难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柔性生长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装配薄壁多边形环类构件柔性生长成形装置,其包括约束模、环形毛坯、驱动芯辊和顶出环;环形毛坯放置于约束模内部,环形毛坯外表面与约束模内表面相切;驱动芯辊放置于环形毛坯内部,其轴线与环形毛坯轴线平行;顶出环位于环形毛坯下端面,且与约束模内表面贴合;约束模为环形构件,其内表面与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外表面形状完全一致;约束模固定在基座上,成形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动;驱动芯辊为实心棒,其外表面与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形状匹配,其直径不大于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拐角圆弧直径;顶出环外表面为多边形,其外表面轮廓略小于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外表面轮廓;顶出环内表面为环形,其内径略小于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内接圆直径;
S2、驱动芯辊在环形毛坯内表面作多道次多边形进给运动:首先驱动芯辊由初始中心位置移动到约束模内表面拐角对应位置,并与环形毛坯内表面贴合,然后驱动芯辊沿径向进给至第一道次进给量位置,并按照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多边形轮廓运动一周;随后,驱动芯辊沿径向进给至第二道次进给量位置,并按照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内表面多边形轮廓运动一周;驱动芯辊重复上述进给路径,直至获得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
驱动芯辊在成形过程中绕自身轴线被动自转,同时在环形毛坯内表面沿预定路径作进给运动;通过约束模和驱动芯辊的共同作用,使得环形毛坯金属主要沿周向流动,环形毛坯周长不断扩大,截面轮廓不断成形,但轴向高度基本不变;当环形毛坯外表面与约束模内表面完全贴合后,驱动芯辊继续进给,环形毛坯外表面周长保持不变,轴向高度不断增加;
S3、成形完成后,位于约束模内的顶出环推动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向上运动,直至目标多边形环类构件与约束模分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毛坯的几何尺寸按公式(1)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