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压用钛合金管坯的细晶化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3301.9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祝力伟;李静;朱知寿;王新南;商国强;李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C22F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压用 钛合金 细晶化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压用钛合金管坯的细晶化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相变点以上150℃~200℃和50℃~120℃进行锻造,得到棒坯;步骤二、在相变点以下20℃~50℃进行镦粗拔长,冲孔后得到环坯;步骤三、在相变点以上15℃~50℃进行减径锻造,得到管坯;步骤四、在相变点以下25℃~90℃进行轧制,得到壁厚10mm~25mm的旋压用钛合金细晶管材。本发明工艺流程短、稳定可控,制备的钛合金管材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满足旋压成形工艺的相关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压用钛合金管坯的细晶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密度低、抗腐蚀性能好、无磁性、可焊接性能好等优良特性,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武器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旋压成形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少无切削加工等优点,产品精度高、性能优良,是制造钛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已大量采用旋压技术制备钛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如燃烧室筒体、压力容器和储箱、发动机壳体、矢量喷管等,满足了新型武器装备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设计需要。
利用旋压技术制造钛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时,由于钛合金加工难度大,零件对尺寸精度要求高,以及使用成本控制严格,需要合理设计旋压用管材坯料。目前,旋压用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主要为棒材机加工,即在钛合金成品棒材上切割出空心管,该方法的材料利用率低,尤其是深钻孔切割时的加工难度非常大,导致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此外,目前已报道的管材轧制和挤压工艺,其采用的坯料均是采用合格的钛合金棒材进行改锻、冲孔、机加工后获得,存在投入坯料大、工序复杂、加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有必要发明一种短流程、细晶化的旋压用钛合金管材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压用钛合金管坯的细晶化加工方法。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压用钛合金管坯的细晶化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钛合金坯料依次在相变点以上150℃~200℃和相变点以上50℃~120℃加热,保温时间t1,进行镦粗拔长锻造,每次镦粗的总变形量为Q,得到第一棒坯;所述镦粗拔长锻造的终锻温度不低于相变点以下15℃;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棒坯在相变点以下20℃~50℃加热,保温时间t2,进行镦粗拔长锻造,每次镦粗的总变形量为Q,得到直径为r1的第二棒坯,然后进行饼坯镦粗,得到直径为r2的饼坯,冲孔后得到内径为其外径的20%~40%的环坯;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环坯在相变点以上15℃~50℃加热保温,保温时间t3,然后进行减径锻造;所述减径锻造的终锻温度不低于相变点以下25℃;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中间管坯在相变点以下25℃~90℃加热保温,保温时间t4,然后进行轧制,得到管材;
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每次镦粗的总变形量Q满足公式(1):
其中,Q为每次镦粗的总变形量,由多次单次压下变形完成;
αi为根据变形温度选定的每次单次压下变形系数,αi取值0.03~0.20;
n为根据变形温度选定的压下变形次数,n取值3~10。
步骤二中所述r1和r2满足公式(2):
r1=ε×r2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