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升碎石机作业区域安全性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3809.9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枫;战凯;张元生;刘冠洲;张晓朴;吕潇;刘旭;陈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4 | 分类号: | B02C23/04;G01V8/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衡滔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升 碎石机 作业 区域 安全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升碎石机作业区域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激光检测单元,设置于碎石机作业区域的入口处,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入口处检测数据,依据所述检测数据确认存在闯入对象并生成第一预警信息;
移动对象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的上方,被配置为形成预定范围的移动对象检测区域,并在确认所述检测区域内存在所述闯入对象时生成第二预警信息;
图像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作业区域,被配置为采集所述作业区域的视频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识别所述视频数据中存在所述闯入对象并生成第三预警信息;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依据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预警信息生成控制碎石机的操作指令;
其中,
所述激光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入口处数据;
所述激光检测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生成用于触发所述移动对象检测单元和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中之一从休眠状态进入数据采集状态的信息;或者
所述移动对象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预警信息生成用于触发所述图像识别单元 从休眠状态进入视频数据采集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成对布设于所述入口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包括多对,所述多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等间距的布设于所述入口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包括多对,所述多对激光对射传感器中的部分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在水平方向成对布设于所述入口处两侧,剩余多对激光对射传感器中的各对激光对射传感器在竖直方向成对布设于所述入口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依据所述多对激光对射传感器被所述闯入对象的遮挡特征确定所述闯入对象的种类,并生成与所述种类对应的所述操作指令,其中,所述遮挡特征包括被遮挡的激光对射传感器的对数,所述种类包括人体或者车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对象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入口处两侧且位于所述多对激光对射传感器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包括:
图像采集传感器,被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作业区域的视频数据;
识别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识别所述视频数据中存在的所述闯入对象,并生成作业区域所述第三预警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对射传感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生成用于触发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确认所述闯入对象是否为人的第一指令;
所述图像识别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二指令,并依据所述第二指令确认所述闯入对象的个数和在所述作业区域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指令是当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确认所述闯入对象为人时生成的,所述第三预警信息携带所述闯入对象的个数和所述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以及所述第三预警信息的优先级确认生成控制所述碎石机停止作业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预警信息的优先级,且大于所述第三预警信息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预警信息携带的所述闯入对象的位置确认生成控制所述碎石机停止作业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8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