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8053.7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赖佑贤;梁金锐;肖孟富;吴军;陈伟梁;张衡;周洋;刘锦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E02D17/02;E02D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质地 置换 沉井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包括: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
S2: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挖土和布置推土区;
S3:沉井制作,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安装,包括步骤S31-S34:
S31:垫层施工,采用砂垫层和素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S32:第一层立刃脚木支架,再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刃脚内侧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井身模板采用厚木模板,若井身为方形,按照尺寸平铺安装;若井身为圆形,按照设计弧度进行安装;穿墙洞口安装钢穿墙套管时与井壁钢筋点焊成整体;在沉井外的混凝土垫层上搭设内、外脚手架,内、外脚手架与井壁脱离;浇捣混凝土,浇筑刃脚部分,高度3.6m;养护及拆模;
S33:第二层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立外模和脚手架,浇捣混凝土,浇井筑壁部分,高度6.1mm,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
S34:第三层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立外模和脚手架,浇捣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浇筑高度3.5m,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
S4:沉井下沉,按设计高程起沉,采取不排水下沉方式;
S5沉井封底,包括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脚手架的每根立杆底部落在混凝土垫层上,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所述立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浇捣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水平分层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所述水平分层法浇捣混凝土时,每层控制在30cm左右,用插入式振动器按次序的振捣密实;每节砼浇捣完成,在砼初凝前,永久井井壁中预埋一条施工缝;再次浇筑时,施工缝凿毛,清除浮浆,冲浇干净,用高标号砂浆1~2cm进行接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不排水下沉方式为采用长臂挖机挖土抓土出泥的方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沉井下沉根据沉井的自重计算下沉系数与稳定系数。
8.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方法,所述沉井封底包括沉井干封底和沉井水下封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0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