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8846.9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梅慧敏;胡碎磊;吴立省;金宏杰;陈丽红;李从兵;梅建敏;郭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G08G1/14;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地址: | 32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新能源 驶入 充电 车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系统,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栏杆,左立柱上设有竖直通孔,竖直通孔内设有推杆电机,左立柱上还设有探测装置,探测装置上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连接有PC机;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栏杆,由于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安装在充电车位入口的两侧,因此,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的栏杆能在充电车位的入口起到一定阻挡功能,当充电车位有车辆时,从而能防止车辆的误入,造成车辆在充电车位的拥挤,确保充电工作有序的进行,摄像头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而且能对车辆信息进行保存,便于后续的查阅,且摄像头拍摄的信息能实时的通过PC机进行存储,从而保证了信息的不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的浪潮,新能源车发展势头强劲、范围波及广泛,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痛点在于续航里程要求450km以上(有跨省能力)、电池成本太高导致整车成本过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池电量加大,充电时间加长,热管理系统难度加大,因此,充电车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现有新能源车在驶入充电车位时,均需要对车辆信息进行录入,而现有录入信息均通过人工操作,导致整体录入效率低,其次,充电车位前没有安装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装置,容易造成车辆的拥挤,不利于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系统,能实现有效的控制车辆逐一进入充电车位,且同时能自动录入车辆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控制新能源车驶入充电车位的系统,应用在充电车位上,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栏杆,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设置在充电车位入口的两侧,所述左立柱上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内设有与栏杆的一端相连的推杆电机,所述栏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右立柱上,所述左立柱上还设有驱动推杆电机上升和下降的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上还设有识别车辆信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连接有PC机。
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设置在竖直部的顶端,所述竖直部与推杆电机相连,所述水平部与栏杆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右立柱上设有竖直导轨,所述栏杆上设有与竖直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竖直导轨上设有限位行程开关,所述右立柱的中部还设有支撑栏杆的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内侧壁上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探测组件,所述支架上设有容腔,所述支架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探测组件经开口安装在容腔内,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支架上形成所述容腔的其中一块壁板上,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左立柱相连的翻边,所述支架与左立柱配合将所述探测组件限位在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探测组件包括立板、红外测距传感器和与红外测距传感器相连的控制器,所述立板包括一段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圆弧段,以及一段安装控制器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与容腔相适配,在开口相对一侧的所述壁板上设有供红外测距传感器穿设的透镜。
优选的,所述探测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杆、调节杆和设置在固定杆和调节杆之间的倾斜板,所述固定杆和调节杆均设置在壁板上,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在倾斜板上。
优选的,所述栏杆上还设有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栏杆上还设有倾斜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告警器,所述倾斜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告警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竖直通孔内设有隔板,所述推杆电机固定连接在隔板上,在所述隔板下方的竖直通孔内与推杆电机相连的驱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