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身抗毁屏蔽方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2063.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江;陈超;陶名扬;熊帮辉;王国华;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3/00 | 分类号: | F41H3/00;B32B9/00;B32B9/04;B32B5/18;B32B27/32;B32B27/06;B32B15/18;B32B15/20;B32B15/04;B32B15/02;B32B7/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身 屏蔽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隐身抗毁屏蔽方舱,包括舱体、底板和舱门;底板与舱体底部外围连接,两者形成封闭空间结构;舱门设置在舱体的一个面上,供人员进出;舱体是由4个侧壁和1个顶板围成的一体成型结构;舱体的4个侧壁中的至少两个为折板,折板包括垂直面和斜面;斜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一侧与顶板连接且与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51°;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另一侧连接且与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45°,第二斜面的另一侧与垂直面连接,垂直面与底板连接;舱体和舱门的结构中均包括隐身层、抗毁层、保温层和电磁屏蔽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地属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隐身抗毁屏蔽方舱。
背景技术
方舱是一种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可运输的箱式工作间,可为人员和装备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便于实施多种方式载运的载体。目前方舱已经发展出了屏蔽方舱、隐身方舱、防弹方舱、防爆方舱等类型。
未来的方舱将广泛应用在军事、民用的各个方面,未来的战场环境需要方舱具备对抗电磁干扰、电磁武器威胁的同时,具有防止被侦察发现的功能,以及抗毁伤,保温以提高人员舒适性等多种功能。目前的方舱多采用金属蒙皮结构,即使是战场用方舱也只具有隐身、抗毁、屏蔽单一功能或其中两项功能,存在方舱壁板厚度较厚;采用铝蒙皮屏蔽,重量大;保温性较差;内部设备产生的电子信号和热量,容易被侦察发现等各种问题。
未来战场环境复杂,现有的具有单一功能的方舱已不能满足未来战场环境的需求。因此,需要有一种具有多种防护功能的方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方舱功能单一、重量大等缺陷,提供一种隐身抗毁屏蔽方舱,它将隐身层、抗毁层、屏蔽层、保温层通过合理配置、结合于方舱板材中,使方舱同时满足隐身、抗毁、屏蔽、保温的功能;在具体每项功能优化上,通过结构设计结合隐身材料使用显著提高方舱整体隐身性能;采用碳纤维、坡莫合金、金属铜网层结合的技术方案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铝蒙皮技术方案,实现电磁波屏蔽功能的同时,兼具轻量化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身抗毁屏蔽方舱,包括舱体、底板、舱门;所述底板设置在舱体底部,与舱体底部外围连接,两者形成封闭空间结构;所述舱门设置在舱体的一个面上,供人员进出;所述舱体是由四个侧壁和一个顶板围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板与底板平行;所述舱体的四个侧壁中的至少两个为折板,折板包括垂直面和斜面;所述斜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与顶板连接且与顶板之间的夹角为151°;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另一侧连接且与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45°;所述第二斜面的另一侧与侧壁的垂直面连接,垂直面底部连接底板;所述舱体和舱门的结构板材中均包括隐身材料层、抗毁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和电磁屏蔽层。
本发明根据方舱面临的最常被侦察角度和方向,对方舱顶部进行了连续削角设计(侧壁中的折板结构,其两个斜面设计与顶板组合后形成的舱体外形相当于常规的六面体方舱顶相邻的直角边的连接部被削去一个角后,在削角的基础上再变化角度进行二次切削,形成连续变角的多面连接),显著减小顶部平面的面积(因为顶部平面与侦查方向近似垂直,形成强反射面),降低顶部面积和顶部钝角的连接方式能降低返回侦察方向的信号。同时,在舱体和舱门结构中综合使用隐身层、抗毁层、保温层和电磁屏蔽层,实现隐身、抗毁、保温、屏蔽的一体化。
进一步的,上述舱体和舱门结构板材依次包括以下结构:外蒙皮层、隐身层、抗毁层、保温层和电磁屏蔽层,其中外蒙皮层位于隐身抗毁屏蔽方舱外侧,电磁屏蔽层位于隐身抗毁屏蔽方舱内侧;上述各层之间通过低介电常数树脂粘合固化连接。
外蒙皮层起支撑作用,承载外部载荷;隐身层对抗来自外部的侦察威胁;抗毁层抵御来自打击方向的攻击威胁;保温层用于保持方舱内部温度;电磁屏蔽层用于防止方舱内部的电磁信号泄露,同时防止外部的信号进入方舱内部干扰内部信息设备的运行,因为需要电磁屏蔽和隐身,层之间的粘合介质需要低介电常数,以避免对隐身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设计不兼容或形成负面效果,上述设计兼顾功能需求和功能特点,实现相互兼顾和功能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