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外泌体提纯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4318.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顾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德观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呈诺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外泌体 提纯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外泌体提纯装置及方法,提纯装置包括第一中空纤维柱和第二中空纤维柱,第一中空纤维柱内腔两端分别与原液瓶连通形成精滤回路,第二中空纤维柱内腔两端分别与中转瓶连通形成浓缩回路;第一中空纤维柱的外腔通过滤液管路与所述中转瓶连接,滤液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手动夹;精滤回路上在所述原液瓶的出液口处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膜和第一蠕动泵,浓缩回路上在中转瓶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第二蠕动泵。本发明的提纯装置,将外泌体细胞原液先经过第一中空纤维柱进行过滤,然后再通过第二中空纤维柱进行浓缩,适用于大规模大量的上清液持续自动上样浓缩,大大节省了人工操作时间,可大规模制备含有外泌体的上清液,实现外泌体制备的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及提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外泌体提纯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外泌体是由细胞内多泡小体与细胞质膜融合后释放进入细胞外环境的磷脂双分子层包封囊泡,直径约40-100nm,其在血清和体液中的丰度较高。但从血液或体液中分离外泌体的产量是非常低的。
从血液或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现有的外泌体分离技术,如离心、超速离心、磁珠分离以及基于亲和捕获的方法,非常耗时,且纯度、处理量和重复性较差。其中离心和超速离心法耗时长、纯度低,磁珠和亲和捕获法容易导致外泌体表面修饰,即影响外泌体特性,又不容易祛除,不利于后续功能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胞外泌体提纯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细胞外泌体提纯装置,包括第一中空纤维柱和第二中空纤维柱,所述第一中空纤维柱内腔两端分别与所述原液瓶连通形成精滤回路,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内腔两端分别与中转瓶连通形成浓缩回路;所述第一中空纤维柱的外腔通过滤液管路与所述中转瓶连接,所述滤液管路上连接有第一手动夹;所述精滤回路上在所述原液瓶的出液口处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膜和第一蠕动泵,所述浓缩回路上在所述中转瓶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第二蠕动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提纯装置,将外泌体细胞原液先经过第一中空纤维柱进行过滤,然后再通过第二中空纤维柱进行浓缩,适用于大规模大量的上清液持续自动上样浓缩,大大节省了人工操作时间,可大规模制备含有外泌体的上清液,实现外泌体制备的标准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浓缩回路上还连接有第三中空纤维柱,所述第三中空纤维柱与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并联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中空纤维柱有助于外泌体的进一步浓缩纯化。
进一步,所述第一中空纤维柱的孔径为200-400nm,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的孔径为30-35nm,所述第三中空纤维柱的孔径为5-10nm。
进一步,所述精滤回路中,所述第一中空纤维柱的出液管路上安装有第一调压阀;所述浓缩回路中,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的出液管路上安装有第二调压阀,所述第三中空纤维柱的出液管路上安装有第三调压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压阀的设置,有利于整个精滤回路和浓缩回路中压力的稳定。
进一步,所述浓缩回路上,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和第三中空纤维柱的进液管路分别通过收获管路与收获瓶连接,所述收获管路上安装有第三蠕动泵和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中空纤维柱、第二中空纤维柱和第三中空纤维柱的进液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压力监测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对管路压力进行有效监控。
进一步,所述浓缩回路中,所述第二中空纤维柱和第三中空纤维柱的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德观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呈诺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德观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呈诺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