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血针缠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7719.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伟;赵立平;赵尊玄;王伟鉴;张天俊;刘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3/04 | 分类号: | B65B63/04;B65B25/00;B65H67/0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吴冬群 |
地址: | 264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缠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血针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血针缠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种采血针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平台、缠绕机构、缠绕驱动机构、张紧机构和张紧驱动机构,缠绕驱动机构和张紧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安装平台X轴方向上对立的两端,缠绕机构设置于缠绕驱动机构的下端张紧机构设置于张紧驱动机构的下端;采血针的一端通过缠绕机构夹持,采血针的另一端通过张紧机构夹持,张紧驱动机构带动张紧机构张紧采血针,缠绕驱动机构带动缠绕机构旋转对采血针进行缠卷,缠卷过程中张紧驱动机构带动张紧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使采血针保持张紧。本发明不会对采血针的软管造成损坏,缠绕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连贯性好,机械缠绕,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血针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血针缠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仪器,由针头和针杆组成,针头设在针杆的头部,在针杆上滑动连接有护套,在护套和针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护套的初始位置位于针头和针杆的头部。采血针为一次性医疗用品,需要进行灭菌包装,在采血针的包装过程中,工人将软连接采血针的软管的中部先缠绕成环状,使针头和软管尾部分别置于环状的两侧,保持该状态放置入密封袋中。此类采血针缠绕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半自动化,手动上料,人工缠绕,工作效率低;(2)在缠绕过程中易产生污染,且容易对软管造成伤害,缠绕质量不稳定;(3)部分自动化缠绕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操作连贯性差,缠卷好的采血针软管从设备上取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针缠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连贯性好,机械缠绕,工作效率高,在缠绕过程中不会对采血针产生污染,不会对采血针的软管造成损坏,缠绕质量稳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血针缠绕装置,包括安装平台、缠绕机构、缠绕驱动机构、张紧机构和张紧驱动机构,所述缠绕驱动机构和张紧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安装平台X轴方向上对立的两端,缠绕机构设置于缠绕驱动机构的下端,并通过缠绕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张紧机构设置于张紧驱动机构的下端,并通过张紧驱动机构驱动沿安装平台的X轴方向移动;采血针的一端通过缠绕机构夹持,采血针的另一端通过张紧机构夹持,张紧驱动机构带动张紧机构张紧采血针,缠绕驱动机构带动缠绕机构旋转对采血针进行缠卷,缠卷过程中张紧驱动机构带动张紧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一边靠近缠绕机构送管,一边使采血针保持张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连贯性强,缠绕质量稳定,且整个过程不易损坏采血针软管,不易污染采血针。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驱动机构包括缠绕驱动电机、同步带轮、张紧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轮和张紧轮间隔交错设置,同步带轮和张紧轮上套设有呈闭环结构的第一同步带,缠绕驱动电机驱动其中一个同步带轮旋转,在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带动其他同步带轮和张紧轮旋转;缠绕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缠绕机构旋转,主要运动原理为:由缠绕驱动电机带动同步带轮旋转,在同步带动的转动下由第一同步带为缠绕机构提供缠绕动力,张紧轮主要用于对第一同步带起到张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