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信号频率误差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8144.9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施进发;曹再辉;焦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7/00 | 分类号: | H04L27/00;H04L27/08;H04L2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邓小颖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信号 频率 误差 补偿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通讯信号频率误差补偿装置,信号调制电路采用晶体管振荡器产生载波信号,采用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对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进行调制,载波误差校准电路将载波信号和基准信号的频率比较,频率误差值小时,频率误差值与载波信号耦合进行校准,频率误差值大时,经转为线性的电压反馈到晶体管振荡器,调节载波信号的频率,干扰判别电路通过调制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率、强度进行判断,同频/谐频干扰时将移相电路接入晶体管振荡器进行移相振荡,调节载波信号的相位,提高传输抗干扰性,调制误差校准电路通过比较已调信号幅度和正常信号幅度,并与邻频干扰时输出控制电压耦合反馈到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调节调制信号的幅度,调节信道传输的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误差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讯信号频率误差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加到发射机上的调制信号工作频率的稳定性(电子元件本身的特性差异、振荡器中石英晶振因温度、随时间的原子衰变等,因而它引起了频率的偏移)、传输中环境因素及多普勒效应等等,使得接收机所接收讯号的频率,往往已偏离标准频率值,频率误差不可避免,误差较小时可以忽略,但是误差较大时将会直接导致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出现同步误差。
现有的频率误差校准有基于频域技术的、时域技术的,前者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完成频谱移动的估算,再应用一个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的操作,以返回到时间域中,并且因此继续相应的信号处理,后者在频率误差和输入信号之间要求使用一个复数积,该乘积要求借助一个正弦和余弦函数的计算,它所造成的非常大的计算复杂性,另外,这些解决方案中没有任何一个考虑到信道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信号频率误差补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频率误差校准复杂且没考虑信道干扰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信号调制电路、载波误差校准电路、干扰判别电路、调制误差校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制电路采用晶体管振荡器产生载波信号,采用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对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进行调制,调制为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所述载波误差校准电路将信号调制电路的载波信号和基准信号的频率比较,频率误差值小时,频率误差值直接反馈到信号调制电路,与载波信号耦合进行校准,频率误差值大时,经转为为线性的电压反馈到信号调制电路中晶体管振荡器,调节载波信号的频率,所述干扰判别电路通过调制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率、强度判断为同频/谐频干扰、邻频干扰,同频/谐频干扰时将移相电路接入晶体管振荡器进行移相振荡,邻频干扰时输出控制电压到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进行调幅,所述调制误差校准电路通过比较器比较已调信号幅度和正常信号幅度后反馈到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调节调制信号的幅度,调节信道传输的信噪比。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模拟电路设计,结构简单,载波信号和基准信号的频率经频率差电路计算出频率差,频率误差值小时,频率误差值经低通滤波电路直接反馈到信号调制电路中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载波信号耦合进行校准,频率误差值大时,频率误差值经高通滤波电路、再经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转为为线性的电压反馈到信号调制电路中晶体管振荡器,调节载波信号的频率,保证了载波信号工作频率的稳定性,并在同频/谐频干扰时,通过移相调节载波信号的相位,进而以调制为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提高传输抗干扰性;
采集已调信号幅度反馈到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正常信号幅度,运算放大器AR2实质为比较器,比较已调信号幅度和正常信号幅度(由电阻R17和电阻R18串联分压提供)后反馈到晶体管基极调幅电路调节调制信号的幅度,同时在邻频干扰输出电源经电阻R15、R15A、R16组成的分压电路,R15A上端电压与电阻R13和电阻R14分压后电压耦合,R16上端电压与比较器输出信号耦合,改变电源的直流分量,进而调节调制信号的幅度,实现调节信道传输的信噪比,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1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安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黄花菜的自动排气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