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挤用经编织物产品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8835.9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锋;亓灵慧;高长明;郭启新;孙仲平;陈家兴;杨超;李臻;任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4 | 分类号: | D04B3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吴超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挤用经 编织物 产品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拉挤用经编织物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要切割的产品的幅宽,对切割刀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切割刀的调节方法为:
S11,根据调节需要,当需要对第二切刀装置进行整体调节时,通过橡胶套转动丝杆(323),所有滑块(322)均沿着丝杆(323)向同一方向在滑槽(3212)内滑动,滑块(322)通过安装条(324)带动第二气动切刀(325)运动,可对第二气动切刀(325)进行整体的移动,对第二气动切刀(325)和第一气动切刀(312)之间的平行距离进行调节,保证相对应的第二气动切刀(325)和第一气动切刀(312)之间的距离相同;
S12,当需要对部分第二气动切刀(325)的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第二固定卡槽(3211)和安装条(324),可对与第二固定卡槽(3211)相对应的第二气动切刀(325)的位置进行调节;
S2,通过放卷辊(1)进行放卷经编织物,张紧装置(2)能够保证经编织物处于张紧状态,交错式切刀装置(3)对经编织物进行切割;交错式切刀装置(3)的工作流程为:
通过第一控制开关(313)启动第一气动切刀(312),通过第二控制开关(326)启动第二气动切刀(325),同时启动第一三相异步电机(314)和第二三相异步电机(327),第一三相异步电机(314)通过第一齿轮减速机(315)带动第一底刀轴(316)转动,第一底刀轴(316)带动第一底刀(317)转动,第一气动切刀(312)向下运动,贴合相对应的第一底刀(317),对经编织物进行初步切割,第二三相异步电机(327)通过第二齿轮减速机(328)带动第二底刀轴(329)转动,第二底刀轴(329)带动第二底刀(3210)转动,第二气动切刀(325)向下运动,贴合相对应的第二底刀(3210),对经编织物进行再次切割,完成小幅宽经编织物的切割;
S3,切割后的经编织物经由收卷辊(4)进行收卷;
所述张紧装置(2)包括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22),所述弹性伸缩杆(2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底部安装有张紧辊(24);所述弹性伸缩杆(22)包括外杆(221),所述外杆(22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22),所述弹簧(222)底端抵接有连板(223),所述连板(223)底部固定连接有内杆(224),所述内杆(224)穿过外杆(221)与连接架(2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用经编织物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式切刀装置(3)包括第一切刀装置(31)和第二切刀装置(32),所述第二切刀装置(32)设于第一切刀装置(31)的后方,所述第一切刀装置(31)和第二切刀装置(32)顶部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挤用经编织物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装置(31)包括第一轨道横梁(311)和第一三相异步电机(314),所述第一轨道横梁(311)上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卡槽(318),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卡槽(318)上均设有一组第一气动切刀(312),所述第一三相异步电机(314)输出端与第一齿轮减速机(315)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31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底刀轴(316),所述第一底刀轴(316)上安装有多组与第一气动切刀(312)相配合的第一底刀(3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挤用经编织物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切刀(312)上设有第一控制开关(313),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3)控制第一气动切刀(312)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8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