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9126.2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义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57/023;F16H57/021;F16H57/031;F16H5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装置,其包括:输入轴(61),所述输入轴接收驱动源的驱动力并且设置有第一齿轮;中间轴(62),所述中间轴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与第二齿轮相邻地定位,并且所述中间轴以如下方式设置,即:所述中间轴被允许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副(41),所述第一齿轮副包括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轮副(42),所述第二齿轮副包括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第一齿轮副(41)和第二齿轮副(42)中的一个齿轮副包括螺旋齿轮,并且第一齿轮副(41)和第二齿轮副(42)中的另一个齿轮副包括双螺旋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传统上已知一种以下的车辆驱动装置,该车辆驱动装置朝向车轮传递通过降低马达的旋转速度而增大的扭矩(例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第2019-095007号(JP 2019-095007A))。
在JP 2019-095007A中描述的车辆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第一轴具有第一双螺旋齿轮并且由马达旋转地驱动。第二轴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定位的第二双螺旋齿轮和第三双螺旋齿轮,并且第二双螺旋齿轮啮合第一双螺旋齿轮。第三轴具有与第三双螺旋齿轮啮合的第四双螺旋齿轮,并且被联接到车轮侧。由于第一到第四双螺旋齿轮的啮合,马达的旋转速度降低,并且将增大的扭矩朝向车轮传递。
发明内容
为了制造单个双螺旋齿轮,有必要生产不同旋向的两个螺旋齿轮。因此制造成本趋于相对高。在JP 2019-095007A中描述的车辆驱动装置中,第一到第三轴上的所有齿轮均为双螺旋齿轮。这是降低制造成本的瓶颈。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降低制造成本的车辆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车辆驱动装置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接收驱动源的驱动力并且设置有第一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邻地定位,并且所述中间轴以如下方式设置,即:所述中间轴被允许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副,所述第一齿轮副包括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轮副,所述第二齿轮副包括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中的一个齿轮副包括螺旋齿轮,并且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中的另一个齿轮副包括双螺旋齿轮。双螺旋齿轮包括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在中间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定位,并且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具有不同旋向的啮合齿。
以上构造实现了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意了配备有根据实施例的辅助驱动装置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示例;
图2是示意根据实施例的辅助驱动装置的构造示例的截面视图;
图3A和图3B是支撑中间轴的滚珠轴承和滚珠轴承周围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概略地示意了根据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副和第二齿轮副的构造;
图5A概略地示意了在第一齿轮副的小齿轮上产生的推力,并且图5B概略地示意了在第一齿轮副的大直径齿轮上产生的推力;
图6A概略地示意了在第二齿轮副的小直径齿轮上产生的推力,并且图6B概略地示意了在第二齿轮副的环形齿轮上产生的推力;
图7是示意根据比较示例的辅助驱动装置的构造示例的截面视图;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