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及基于其的车辆存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506.X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刘世鹏;高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8G1/017;G07B15/02;B65G35/00;G06F16/2458;G06K9/00;G06Q10/02;G06Q2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停车 系统 基于 车辆 存取 方法 | ||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车位分析模块、工作站、车位显示模块、小车控制模块、车位车辆检测模块、计时缴费模块和智能操作平台;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将要存放的车辆信息;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车辆信息进行识别,生成车辆识别结果,将车辆识别结果发送给车位分析模块;
车位分析模块,用于采集停车场车位信息,将车位信息传输至车位显示模块和工作站;车位信息包括车位数量信息和车位位置信息;
且用于在接收到车辆识别结果后,根据车位位置信息找到距离停车场入口位置最近的车位即目标车位,将该目标车位信息发送至小车控制模块;
车位显示模块,用于接收车位分析模块分析出的车位数量信息,将车位数量信息公示在停车场外的LED显示屏上;
车位车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位内是否停靠车辆,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车位分析模块;
小车控制模块安装在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用于承载待放车辆,小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小车移动至目标车位;
计时缴费模块,包括计时单元和计费单元;计时单元,用于在车主选择停放后开始计时,到车主缴费完成后结束计时,发送停靠时间至计费单元;计费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停靠时间计算总停车费,并将费用结果发送至工作站;
工作站包括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用于存储车位信息、车辆信息、车主信息及停车时间;
工作站和智能操作平台通讯,智能操作平台上设有供用户查看和输入信息的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车位分析模块包括车位计算单元和车位搜索单元;
车位计算单元,用于对停车场内车位进行统计,根据空闲车位信息及其坐标得到计算数据,将计算数据发送给车位搜索单元;车位搜索单元,用于根据车位计算单元的计算数据,启动最短距离算法寻找目标车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车位数量信息包括总车位数、已用车位数和空闲车位数;车位位置信息包括已用车位位置和空闲车位位置;
智能操作平台设置在停车场入口(1)处或者设置为用户移动终端,包括车辆信息、车位信息、车主信息、存取车辆、计时缴费和预约取车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停车场入口(1)处停放有多个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移动小车用于承载载车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载车板包括承载板(5)和位于承载板(5)中轴线上的主板(6),承载板(5)下方安装有若干行动轮(13),两侧安装有若干个载车板辅助轮(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小车包括底板(8),底板(8)下方安装有若干个小车移动轮(9),底板(8)四面安装有小车辅助轮(10);底板(8)上安装载车板行动轮凹槽轨道(11),两侧安装有载车板辅助轮凹槽轨道(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停车系统还包括语音提醒装置。
8.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智能停车系统的车辆存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车主将车辆停在移动小车上,且在智能操作平台选择存放操作后,计时缴费模块开始计时,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车辆信息,同时图像识别模块识别采集到的车辆信息,生成车辆识别结果;
S2、工作站将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显示在智能操作平台上,让车主确认是否是本人车辆,当确认后,智能操作平台提示车主输入个人信息;
S3、车位分析模块开始工作,采集和分析停车场内车位情况,启用最短距离算法得到距离车库入口(1)最近的停车位,将目标车位位置信息发送至小车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得到指令后控制移动小车向目标车位移动;
S4、移动小车到达目标车位时,车位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到车位内停靠车辆,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车位分析模块,车位分析模块计算出剩余车位数量并发送至车位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5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