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3592.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尉建锋;叶建统;朱小燕;陈才富;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科研 数据 采集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完成方案搭建,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之前建立好数据分析模型,根据项目方案,完成项目创建所需的基本信息的填写、访视周期的配置,最后完成CRF配置;S2.新建受试者,对受试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录以及对受试者后期的随访进行数据采集;S3.自动生成随访计划,对受试者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S4.进行数据采集,将受试者的信息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溯源;S5.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导出并对导出数据进行报表管理。本发明具有将数据采集系统和临床业务无法统一,提高临床研究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生活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的诊断和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前的临床研究或者药品的临床实验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病历报告,但由于传统依靠纸质病例报告表来收集临床数据的方式采集周期长,中间环节多,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到电子病历的出现,取代了手写病历;电子病历即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直接收集临床实验数据的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它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查询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包括有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记录、检查结果、医嘱等等,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不仅包括静态的病历信息,还可以为病人提供服务,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保障,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并制定好后续的随访计划,但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临床业务无法统一,对临床的研究造成了阻碍。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完成方案搭建,在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之前建立好数据分析模型,根据项目方案,完成项目创建所需的基本信息的填写、访视周期的配置,并建立访视计划,最后完成CRF配置;
S2.新建受试者,对受试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录以及对受试者后期的随访进行数据采集;
S3.自动生成随访计划,对受试者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
S4.进行数据采集,将受试者的信息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溯源;
S5.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导出并对导出数据进行报表管理,该方法将数据采集系统和临床业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方便对临床研究的数据查询,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方案搭建包括专病库建模、中心添加、机构添加和随访设置,并且需要项目人员的授权;
所述专病库建模是根据疾病的类型,构建专病库数据分析模型,如癌症的数据分析模型,内置生存疗效评价指标、肿瘤反应疗效指标模型等;
所述中心添加在管理后台统一维护各个中心下实验室正常值范围标准,如系统与Lis平台对接,Lis即实验室信息系统可在中心下自动生成实验室正常值范围标准,作为数据核查时的基准,方便对数据进行核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所述机构添加在管理后台进行健康宣教、问卷、日记卡等库的创建、编辑、删除等操作;
所述随访设置包括创建事务设置、访视周期配置、访视逻辑设置、异常逻辑设置和原数据采集表单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除清洗的多功能胃肠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关联词语检索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