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空气传感器的汽车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3923.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淑清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气 传感器 汽车空调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传感器的汽车空调装置,包括:外壳体、传感器、固定夹板、活动夹板、紧固螺杆、安装箱、料盒、料腔、加热腔、通风腔、限位组件、给料组件和调节组件;马达工作可驱动其末端的绞龙转动,绞龙在转动时会将料腔内部的氯化铜或氧化铜粉末输送至出料仓的内部,在大量的氯化铜或氧化铜粉末堆积在出料仓的内部时会对挡板施加压力,从而推动挡板顺着导向柱向外端运动,堆积的氯化铜或氧化铜粉末会通过出料口落至加热板的表面,堆积的氯化铜或氧化铜粉末排出后,在第二类弹簧的作用下挡板会重新复位;再通过加热板加热可使得氯化铜或氧化铜粉末与一氧化碳进行反应,从而生成二氧化碳,避免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至大气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空气传感器的汽车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的内部功能性较为单一,不便于对汽车空调内部产生的一氧化碳进行监测,并且缺乏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能力,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种具有空气传感器的汽车空调装置,包括:外壳体、传感器、固定夹板、活动夹板、紧固螺杆、安装箱、料盒、料腔、加热腔、通风腔、限位组件、给料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块、导向杆、第一类弹簧和限位柱,所述料盒的外端端面开有滑槽,所述滑块卡合在所述滑槽内部,所述滑块的一侧固接有所述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端贯穿所述滑槽内侧壁,所述限位柱外端开有端孔,且所述端孔贯穿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内侧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滑槽内侧壁固接,所述导向杆外端卡合在所述端孔内部,且所述导向杆表面套接有第一类弹簧;所述给料组件包括:马达、轴承、绞龙和出料仓,所述马达固接于所述料盒的内端端面,所述绞龙位于所述料腔内部,所述绞龙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料腔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末端与所述绞龙一端固接;所述出料仓位于所述加热腔内部,所述出料仓与所述加热腔内壁固接,所述绞龙的末端贯穿至所述出料仓内部,所述出料仓底端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仓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一端与所述挡板侧面固接,所述导向柱底端贯穿所述出料仓外端,且所述导向柱表面套接有第二类弹簧;所述出料仓底端设有加热板,且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加热腔底端固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板、圆轴、滑杆、连接杆和电磁推杆,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加热腔与所述通风腔的连接处,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与底端均固接有所述圆轴,所述圆轴与所述料盒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表面开有活动槽,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活动板底端,所述连接杆顶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卡合在所述活动槽内部,所述电磁推杆镶嵌在所述料盒内壁上,且所述电磁推杆的输出杆末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顶端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端壁上开有螺纹槽,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开有第一类连接孔,所述安装箱卡合在所述安装槽内部,且所述安装箱的一端开有第二类连接孔;所述安装箱底端设有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外侧设有所述固定夹板与所述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一端与所述固定夹板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夹板与所述活动夹板顶端分别固接有固定耳板与所述活动耳板,所述固定耳板侧面开有螺纹孔,所述活动耳板侧面开有通孔,且所述紧固螺杆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合;所述固定夹板底端固接有横板,且所述横板外端与所述外壳体内壁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外壳体侧面固接,且所述安装板表面开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部固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内侧设有蓝牙模块,且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外壳体内壁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淑清,未经陈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