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4077.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2F3/34;C12R1/07;C12R1/1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3 上海市青浦区重***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漆 废水处理 生物 药剂 及其 处理 工艺 | ||
1.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药剂包括:
生物菌以及辅助剂;
所述生物菌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芽孢杆菌混合物30-50份、酵母菌属30-50份、微球菌属30-50份、酶10-15份、营养剂50-100份;
所述辅助剂包括阳离子絮凝剂30-50份、阴离子絮凝剂30-50份、氧化剂3-5份、消泡剂1-2份;
所述芽孢杆菌混合物由巴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栗褐芽胞杆菌按照重量比1:1:1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巴氏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5%~1.5%的以4 ,6-二氯-1,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5%~1 .0%的硝酸钾,0 .5%~1 .0%的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1~7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5%~1.5%的以4 ,6-二氯-1 ,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 .5%~1 .0%的硝酸钠,0 .5%~1 .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 .1~7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其特征在于,培养所述栗褐芽胞杆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0 .5%~1 .5%的以4 ,6-二氯-1 ,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0 .5%~1 .0%的氯化钾,0 .5%~1 .0%的硫酸镁,余量为水;且该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 .2~7 .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及其解粘处理工艺在涂装解粘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涂装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处理涂装解粘废水处理时的投加量为涂装解粘废水体积的0.2-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 ,6-二氯-1 ,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氨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 ,6-二氯-1 ,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苯磺酸钠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5 .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涂装解粘废水中的COD污染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含有以4 ,6-二氯-1 ,3 ,5-三嗪为主链且含有丙酸基团的嗪类衍生物的涂装解粘废水中的高浓度COD的去除率为63.7%。
10.一种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的解粘处理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S1:将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涂漆解粘废水处理用生物菌药剂与待处理的涂装解粘废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微生物菌剂与废弃钻井泥浆的质量比为1:200-500;
S2:将混合物的总含水率调节至大于80%;
S3:将混合物在15~3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处理20~35天,在此期间,实施对混合物进行搅拌并适当补充水分保证总含水率大于80%,每隔35d按初始加量补充微生物菌剂并搅拌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耿澄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特高压换流站的灭火系统、灭火方法及特高压换流站
- 下一篇:双频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