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5163.4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仁怀市睿达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2 | 分类号: | C12G3/022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645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糯米 香型 柔和 口感 白酒 酿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预处理;S2.配料;S3.下沙;S4.糙沙;S5.续沙;S6.取酒。本发明采用红糯米与高粱为原料制得的白酒具有独特风格、独特香气,在成分、酒体风格上呈现“绵柔醇和、优雅细腻、酱香显著、尾净味长、空杯留香”的特点,更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口感;制酒工艺采用两次投料、一次续沙、九次发酵、十次蒸煮、七次取酒酿制工艺;与传统酱香型白酒比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单位产量降低了粮耗与能耗,同时降低了丢糟中淀粉含量,提高了淀粉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酱香型白酒的酿制工艺十分复杂,一年即一个生产周期,生产周期内共进行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三高、三低、三多、一少” 是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主要特点。但传统酱香型白酒存在粮食消耗量多、优质酒产量不高的问题,其中第一、二轮次酒中乙酸、乳酸、丙酸、正丙醇含量较高,酸涩味明显,第六、七轮次酒中正丙醇、仲丁醇含量较高,糠醛含量较低,焦糊味明显。
白酒在过去总是给人一种暴烈的感觉,但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也悄然发生改变,人们从过去追求酒的香浓味长逐渐向追求香气自然、酒味柔和舒适的方向过渡,口感上更淡雅、后劲不大的柔和型白酒更受到当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另从近十来年我国白酒市场的发展来看,过去白酒强调文化,后来又强调纯粮,之后又开始了年份酒热潮,在这些卖点已不新鲜的时候,口感调整已然成为了白酒市场新的关注点。
红糯米其实就是红稻米,即胭脂米,全称为御田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原产于河北省丰南县玉兰庄。此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胭脂米来源自古老的胭脂稻,胭脂米还不止一个单一品种,有所差别。国内现存胭脂米包括康熙胭脂米、玉田胭脂米、皇宫胭脂米。胭脂米并非血糯米,也不是红米,颜色深于普通红米、营养价值更高于普通红米。用红糯米制备而成的酒色泽嫣红,口感甜香,回味悠长,红米酒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活血,健脾,促进新陈代谢,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目前鲜有采用红糯米作为酱香型酒类酿制原料的报道,也鲜有采用红糯米为原料来调和白酒口感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得的白酒具备独特风格、独特香气,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口感的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糯米酱香型柔和口感白酒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选取优质的红糯米用90-95℃热水,反复浸泡2-6次,每次8-15分钟;每次浸泡完,过滤红糯米并沥干,再换热水进行浸泡,直至达到规定次数,收集浸泡完成后红糯米沥干备用;将每次浸泡后滤下的泡米水统一收集备用。泡米水中溶有丰富的红糯米香气及营养。
S2.配料:将高粱、红糯米、母糟按1:(3-8):(0.5-1.5)的比例混匀并粉碎后,分成A、B、C三组原料备用;A组原料占总投料量的40-55%;B组原料占总投料量的35-45%;C组原料占总投料量的10-20%;三组原料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S3.下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仁怀市睿达酒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仁怀市睿达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线机视觉系统自动对焦模组
- 下一篇:眼底相机及其工作距离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