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烯醇化酶特异性抗体及其在免疫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754.5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士昌;张铭一;阮大同;曾世祺;陈锡洲;贾维焯;王欣韵;施能耀;刘柯俊;陈立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DCB-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财团法人卫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39/39;C07K16/40;A61P1/04;A61P3/10;A61P9/10;A61P11/00;A61P11/06;A61P17/06;A61P19/02;A61P19/10;A61P29/00;A61P37/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陶启长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醇化 特异性 抗体 及其 免疫 疾病 治疗 中的 使用方法 | ||
一种治疗炎性疾病或免疫疾病的方法,包括给予有需要的对象抗ENO1的拮抗剂。该拮抗剂结合ENO1并抑制ENO1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受体活性。该拮抗剂可以是抗人ENO1抗体或其scFv、Fab或F(ab)2片段,其特异性结合人ENO1(GenBank:AAH50642.1),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或免疫疾病,所述疾病可以是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过敏、牛皮癣、1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或骨质疏松。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CN201480075980.X,题为“α-烯醇化酶特异性抗体及其在免疫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3年12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919,391 的权益,并将其全文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针对α-烯醇化酶的特异性抗体治疗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相关的免疫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过敏、牛皮癣、1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多发性硬化中,神经纤维的髓鞘被破坏,即神经纤维被自身抗体脱髓鞘。多发性硬化的症状相对地为非特异性的,例如疲劳的复发与减轻,麻木,步态及协调问题,肠/膀胱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疼痛。迄今为止,对病因及病理生理所知有限,有可能是遗传背景、维生素D缺乏和地理环境造成。MS的流行率随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世界上西欧和北美的发病率最高;在美国,每100000人中有100例有症状的MS 患者,在英格兰该比例为118/100000。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发病率分别为8.57/10000和 1.9/100000(Amino,MJ.等,(2009)纽约:麦格劳希尔医学(McGraw HillMedical.),第848-911页;Tsai,C-P.等,(2004),中国医学协会(Chinese Med.Assoc.),67:500-505)。MS的发病机理中也涉及到遗传背景。如果家族成员患有MS,则其亲戚患MS的风险与他们与该病患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成正比。在环境因素中,已证实维生素D和EB病毒感染是与MS相关的因素。最近提出中国台湾的MS中有疱疹病毒 V和VI型的参与。最早的对MS病理学的理解中,认为髓磷脂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从血液迁移至大脑中,结合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大脑中小神经胶质细胞)呈递的抗原性肽,无限繁殖,攻击并损伤少突细胞,破坏髓磷脂。最近的假说提出,髓磷脂CD+4T细胞仅参与MS的早期。CNS中MCP-1诱导的循环中的单核细胞负责疾病进展的中后期。趋化因子受体CCR2(其配体为MCP-1)缺陷小鼠耐受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用不同量的来自EAE诱导的CCRC2+小鼠的单核细胞输给CCRC2敲除小鼠时,受体小鼠的临床分值与所输入的来自供体EAE小鼠的单核细胞的量成正比。此结果表明单核细胞对EAE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DCB-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财团法人卫生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DCB-美国有限责任公司;财团法人卫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