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数据的学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798.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春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33;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学习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数据的学习方法,包括:接通用户所在终端与大数据服务器端的连接;连接成功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完毕后,获取终端发送的网络请求,识别网络请求的网络标识以及解析网络请求的流程信息,流程信息包括请求内容和流程进度表;根据网络标识和流程信息从大数据服务器端获取当前学习数据;将当前学习数据传输到终端上以供用户进行学习。通过利用用户终端发出的网络请求所识别的网络标识和流程信息来获取准确的当前学习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根据用户请求反馈大量的无用学习数据从而需要用户自己筛选目标内容来说,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数据的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以及老师的热爱,由于其没有教学环境限定以及脱离了面对面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居家就可进行知识的传授与接收,但是现有的线上教育方法为老师在自己的第一终端上预先准备好要讲的ppt和内容然后和学生的第二终端进行视频连接并且授课,但如果老师没有来得及准备ppt和授课内容会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于是,科学家提出了利用大数据知识来自主学习的方法,其流程为用户接通大数据端从大数据端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大数据的数量巨大,在用户发出学习申请后根据用户的需要会反馈大量的学习内容,但是在这些学习内容中有大部分是用户不需要的,故而需要用户手动的去筛选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严重的浪费了时间并且效率低下,使得用户体验感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方法基于验证了与大数据服务器端连接的用户终端后通过对用户端发送的网络请求进行识别和解析后获得网络标识和流程信息进而根据网络标识和流程信息获取准确的学习数据推送到用户所在的终端上。
一种用于大数据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通用户所在终端与大数据服务器端的连接;连接成功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
验证完毕后,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网络请求,识别所述网络请求的网络标识以及解析所述网络请求的流程信息,所述流程信息包括请求内容和流程进度表;
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流程信息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器端获取当前学习数据;
将所述当前学习数据传输到所述终端上以供用户进行学习。
优选的,所述接通用户所在终端与大数据服务器端的连接;连接成功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将所述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连接请求发送至所述大数据服务器端以使所述大数据服务器端对所述识别信息和连接请求进行校验,检验完毕后生成反馈信息至所述终端;
若所述反馈信息为可以连接,则接通所述终端与所述大数据服务器端的连接;
若所述反馈结果为无法连接,则将“无法连接服务器端”的消息显示在所述终端上;
在连接成功后,获取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场景信息并对所述当前场景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述当前场景信息是否为常用预设场景信息;
若所述当前场景信息为所述常用预设场景信息时,向所述终端发出获取用户所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的提示;
若所述当前场景信息不是所述常用预设场景信息时,向所述终端发出获取用户所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人脸识别的提示;
在获取到所述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当前人脸图像后,确认所述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以及确认所述当前人脸图像是否为预设人脸图像;
若是,向所述终端发出身份确认的提示;
否则,向所述终端发出身份无效的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春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春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操控型新能源智能清扫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