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9456.X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彬;吕久安;杜立民;童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惠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48 | 分类号: | C07H19/048;C07H1/00;C07H1/02;C07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102609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酰胺单 核苷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烟酰胺核苷盐、1,8‑双二甲氨基萘、三氯氧磷及溶剂的原料进行磷酰化反应,得到包含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反应液。一方面1,8‑双二甲氨基萘可抑制三氯氧磷继续对2位或3位羟基的进攻;另一方面1,8‑双二甲氨基的一个氮原子有利于2位羟基氢的拔除,另一个氮原子有助于磷酰氯中氯的去除,在上述两个N原子的协同作用下有利于氯化氢的去除。同时,由于1,8‑双二甲氨基萘中的两个氮原子距离较近,使得1,8‑双二甲氨基萘在脱除氯化氢的过程中形成的过度中间体更稳定,从而使脱除氯化氢的过程倾向于分子内的反应,进一步地提高了磷酰化反应的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别名β-烟酰胺单核苷酸,作为NAD+补救途径中的中间体,具有抗氧化、减少氧化应激的作用,在一些具体疾病的治疗,如脑卒中、心脏缺血再灌注、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急性肾损伤、视网膜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等中也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抗衰老方面,NMN可以减缓生物体的生理衰退,增强能量代谢,延长寿命。
2018年5月,美国膳食补充剂企业Herbalmax将经实验确认可显著延缓衰老并延长寿命的科研成果NMN(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为实际产品Reinvigorator(中文名“瑞维拓”)并推向市场。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方法和酶法合成方法。如Journal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58(233),493,Analytical Biochemistry,2011(412)18报道了酶法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以烟酰胺核糖为底物,在ATP等磷酸供体存在下,在烟酰胺核糖激酶或含有烟酰胺核糖激酶的重组细胞的催化下反应生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
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化学合成方法,几乎均采用三氯氧磷酰化的方法,例如Chem.Commun.1999,729–730、CN102876759、Tetrahedron 65(2009)8378-8383、Bioorg.Med.Chem.Lett.12(2002)1135-1137等文献报道以烟酰胺核糖为原料,用三氯氧磷进行磷酸化得到产物,通过调pH、过离子交换树脂和重结晶等后处理得到烟酰胺单核苷酸。
但酶法合成方法所需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的使用。化学法制备单独使用三氯氧磷为磷酰化试剂,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容易对其他位点的羟基发生氯代,且产品在三氯氧磷下容易发生降解,由于杂质较多,后处理需要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来进一步纯化,操作繁琐,得到的产品纯度和收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方法存在的选择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包含烟酰胺核苷盐、1,8-双二甲氨基萘、三氯氧磷及溶剂的原料进行磷酰化反应,得到反应后体系;步骤S2,将反应后体系进行水解,得到包含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反应液。
进一步地,上述1,8-双二甲氨基萘、烟酰胺核苷盐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2:1:4~6,优选为1.5:1:5。
进一步地,上述烟酰胺核苷盐中的阴离子为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或氯离子。
进一步地,上述溶剂为极性非质子溶剂,优选极性非质子溶剂为磷酸三甲酯或磷酸三乙酯。
进一步地,上述磷酰化反应的温度为-20~0℃,优选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惠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惠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