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9757.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旭;陈庆勇;刘海泉;蒋波;王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昆昱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2 | 分类号: | B21D31/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板材 制作 微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包括步骤:S1,使金属板材在下模沿着进给方向进给,并与下模的边缘对齐;S2,上模与下模边缘对齐,上模具有呈均匀点阵分布的单元刃部;下模具有多条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条形刃部;S3,上模朝向下模及金属板材施予一垂向冲压力等;本发明改进了冲压工艺,较现有单排冲孔、微量进给、单排剪切成型的方式,加工效率提高数倍至数十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单排冲孔改为面面冲孔,模具受力较为均匀,报废率低,模具相关配套工艺要求相对较低,更利于大批量推广生产、应用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板材制作微孔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目前使用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较之其它的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频带要宽很多,但由于加工效率较低,导致产量小、成本高、售价高,得不到普及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243923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其采用单排冲孔、微量进给、单排剪切成型的方式形成微孔,加工效率很低,导致产品售价较高,得不到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改进了冲压工艺,较现有单排冲孔、微量进给、单排剪切成型的方式,加工效率提高数倍至数十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单排冲孔改为面面冲孔,模具受力较为均匀,报废率低,模具相关配套工艺要求相对较低,更利于大批量推广生产、应用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金属板材制作微孔的方法,包括步骤:
S1,使金属板材在下模沿着进给方向进给,并与下模的边缘对齐;
S2,上模与下模边缘对齐,上模具有呈均匀点阵分布的单元刃部;下模具有多条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条形刃部;
S3,上模朝向下模及金属板材施予一垂向冲压力;
S4,金属板材受上模的施力而沿施力方向呈现多条连续的弯曲部,且金属板材朝向上模的第一表面受单元刃部的作用而对应形成均匀点阵分布的连续凹陷;
S5,金属板材上的第二表面承受垂向冲压力,沿下模的边缘而成型多排平行的线型凹陷;
S6,通过上述冲击力使金属板材局部变形,第二表面的均匀点阵分布的连续凹陷与第一表面的多排的线型凹陷相贯通,其贯通之处形成微孔;
S7,金属板材朝向进给方向再进给,进给距离等于上模边缘的长度;
S8,重复步骤S1~S7。
进一步地,在步骤S8后,还包括有一压平步骤,对金属板材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进行压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的硬度HRB介于10至35之间,延展性介于6至28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单元刃部呈锯齿状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垂向最小孔宽小于金属板材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其沿凹陷方向的孔宽大于金属板材进给方向的孔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相比较原有方案,改进了冲压工艺,较现有单排冲孔、微量进给、单排剪切成型的方式,加工效率提高数倍至数十倍,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单排冲孔改为面面冲孔,模具受力较为均匀,报废率低,模具相关配套工艺要求相对较低,更利于大批量推广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昆昱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昆昱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形超材料光学传感器
- 下一篇:免切脚的牛角电容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