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1738.9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沁;张玉;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源(淮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087;C12P13/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陈余才 |
地址: | 2350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门冬 氨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L‑天门冬氨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固定化含天门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制备L‑天门冬氨酸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大肠杆菌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和角叉菜胶的复合载体中,以固定化含L‑天门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细胞合成L‑天门冬氨酸,同时使用顺丁烯二酸调等电点,仅需要培养一批菌种就可以连续生产15‑20天,大幅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并且因顺丁烯二酸的酸性相对较弱,用顺丁烯二酸调等电点温和可控,不易造成因加酸失误导致溶液的pH值低于2.0的过等电点现象,减少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且即使出现过等电点现象,由于母液和冲洗液可以往复利用,不会造成物料损失,同时本发明方法还具有节约水资源和生产成本,废水处理压力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L-天门冬氨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固定化含天门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制备L-天门冬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化学名称为氨基丁二酸,是构成蛋白质的20 种基本氨基酸之一,在生化试剂和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L-天门冬氨酸采用游离法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在反应釜的纯净水中充入一定量的液氨;
2)将一定量的富马酸投入反应釜中完全溶解,调整pH值为7;
3)将培养好的具有高天门冬氨酸酶活力的大肠杆菌投入反应釜中;
4)维持反应温度35℃,直至富马酸完全转化为天门冬氨酸;
5)投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压滤,用时约4h;
6)注入硫酸,调节等电点,pH调节至2.2-2.5;
7)离心进行固液分离。
上述游离法中的等电点工艺使用硫酸调节,产生大量的硫酸铵废水,生产分离1吨L-天门冬氨酸一般产生4吨高浓度硫酸铵母液废水和8吨低浓度硫酸铵冲洗水,每吨L-天门冬氨酸共计产生各类废水约12吨,废水处理能耗大,成本高,这不仅对企业环保造成严重压力,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虽然许多企业采用三效浓缩的方法处理硫酸铵废水,制造硫酸铵肥料,但是由于废水存储量较大,设备能耗较高,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企业运营负担。
此外,由于游离法的菌种培养采用种子罐与反应罐一对一培养法,菌种单罐培养不稳定,产酶活性不稳定,无法确保每一罐菌种产出的酶活性稳定,导致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应不完全,需要另外补充菌种,造成生产延误并影响产品质量,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进度和生产成本。该生产过程使用活性炭和压滤工艺,也导致生产时间和成本的增加。
以上菌种的培养和反应方式以及污水处理多年来一直困扰着L-天门冬氨酸的生产企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L-天门冬氨酸的生产方法存在水消耗量大,废液处理压力大,及产品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收率稳定、物料损失小、节约水资源、废水处理压力小的L-天门冬氨酸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聚丙烯酰胺和角叉菜胶的混合物为载体,将含L-天门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包埋于载体中,得到固定化细胞;以所述固定化细胞作为填料填充于交换柱中,得到固定化细胞柱。
优选的,载体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和角叉菜胶的质量比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源(淮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源(淮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