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035.8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同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同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机器人 工用 夹具 | ||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包括安装底座和U形夹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置有U形夹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一号嵌连槽,所述U形夹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嵌连座,所述一号嵌连槽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磁吸片,所述U形夹座的上端两侧中心位置处均旋合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U形夹座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盘,所述夹盘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防护套,所述U形夹座的底端开设有二号嵌连槽,所述二号嵌连槽的内部嵌合连接有防护垫,所述二号嵌连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嵌连孔,所述防护垫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嵌连钮,通过上述结构便于本夹具的使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助或全自主进行工作的智能机器,通常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军事、教育、生产制造等行业,现有的拼装机器人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机械设备对其部件进行切削或压力等机加工,因此,在机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夹具对其进行夹持固定,现有的夹具多为金属材质,夹具在夹持固定机器人时,机器人外壁与金属夹具之间刚性接触并挤压贴合,会对机器人的外壁造成一定磨损,从而影响使用;同时,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夹具上因机加工产生的金属尘屑清理较为不便,从而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包括安装底座和U形夹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置有U形夹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一号嵌连槽,所述U形夹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嵌连座,所述一号嵌连槽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磁吸片,所述U形夹座的上端两侧中心位置处均旋合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U形夹座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盘,所述夹盘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防护套,所述U形夹座的底端开设有二号嵌连槽,所述二号嵌连槽的内部嵌合连接有防护垫,所述二号嵌连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嵌连孔,所述防护垫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嵌连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座和U形夹座均为金属构件,所述一号嵌连槽和嵌连座均为方形结构,所述嵌连座与一号嵌连槽相互嵌合且通过磁吸片磁性吸合,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两侧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加强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手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和防护垫均为橡胶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垫和二号嵌连槽均为梯形结构且相互嵌合,所述防护垫的上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边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拼装机器人的机加工用机器人夹具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连钮与嵌连孔相互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同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同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