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304.2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建;周飒;李心雨;陈特长;张宇洁;谢诗懿;李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齐鲁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56 | 分类号: | C12N15/56;C12N15/81;C12N15/65;C12N1/19;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母 定点 dsb 同步 诱导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设计上、下游引物,引物两端加上I-SceI识别位点,用上、下游引物将酿酒酵母诱导型启动子控制的I-SceI基因的表达盒及KanMX筛选基因GAL-I-SceI-KanMX从质粒pGSKU扩增下来;
⑵设计第二段引物进行第二次PCR扩增,使上、下游引物的同源臂为70-80bp;
⑶使用转化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GAL-I-SceI基因序列整合到酿酒酵母基因组上,利用筛选标记基因获得成功整合的菌株,并设计验证引物验证是否构建成功;
⑷含有GAL或其他启动子所控制表达I-SceI基因的酵母,激活启动子时,就能够表达I-SceI内切酶,进而识别两端预先放置的I-SceI识别位点并进行切割,从而产生双DS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上游引物为SEQ NO.1,下游引物为SEQ NO.2;
DNA聚合酶反应体系:ddH2O 15.5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DNA聚合酶0.5μl,2.5mM的dNTP 1μl,10×Pfubuffer 5μl,DNA模板1μl;
DNA聚合酶程序设定:预变性96℃2min设置1个循环,变性94℃30s、退火56℃60s、延伸72℃1500bp/min设置32个循环,后延伸72℃7min设置1个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上游引物为SEQ NO.3,下游引物为SEQ NO.4;
DNA聚合酶反应体系:ddH2O 15.5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μl,DNA聚合酶0.5μl,2.5mM的dNTP 1μl,10×Pfubuffer 5μl,DNA模板1μl;
DNA聚合酶程序设定:预变性96℃2min设置1个循环,变性94℃30s、退火56℃60s、延伸72℃1500bp/min设置32个循环,后延伸72℃7min设置1个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中上游引物为SEQ NO.5,下游引物为SEQ NO.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酿酒酵母诱导型启动子为半乳糖启动子GAL、己糖转运载体或乙醇脱氢酶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能够根据需要通过重叠延伸PCR引入一段无用序列,从而调节两个DSB的间隔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酵母定点双DSB同步诱导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⑴中I-SceI基因的表达盒包括半乳糖启动子、I-SceI内切酶、KanMX/潮霉素/诺尔斯菌素筛选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齐鲁理工学院,未经天津科技大学;齐鲁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