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179.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3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张顺;黄耀东;郭曜兴;李华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N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强度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车辆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试验台架,呈框型,用于容纳试验车辆通过;两个以上的荷载加载装置,每个荷载加载装置的一端固定于试验台架的顶部,另一端竖直朝下;每个荷载加载装置上均安装有能够实时监测自身荷载的传感器;圆柱钢管,其外侧壁固定于所有荷载加载装置的另一端,所述圆柱钢管倾斜设置,用于模拟路灯对试验车辆的车顶施加荷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本申请的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有效模拟路灯砸车的事故情况,公开一种针对性强且试验结果稳定的车顶强度性能的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车辆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路灯在外力作用下断裂后,砸在车辆顶盖之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车辆顶部会出现较大变形,影响乘员人身安全;因此,在车辆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对车辆顶部进行强度性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关技术中,传统车辆顶部的试验方法主要分为国标车顶强度测试法。国标车顶强度测试试验法采用平整钢板进行压力加载试验,加载钢板的尺寸为1829mm*762mm,且总加载力达到车重的1.5倍;例如针对车重1300kg的车辆,该试验方法加载力值仅为19121.7N。
但是,国标车顶强度测试试验法针对所有的车型均根据车重进行设计,无法满足在实际事故现场的强度要求,同样无法有效拟合路灯砸车的实际试验事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有效模拟路灯砸车的事故情况,公开一种针对性强且试验结果稳定的车顶强度性能的试验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包含:
试验台架,呈框型,用于容纳试验车辆通过;
两个以上的荷载加载装置,每个荷载加载装置的一端固定于试验台架的顶部,另一端竖直朝下;每个荷载加载装置上均安装有能够实时监测自身荷载的传感器;
圆柱钢管,其外侧壁固定于所有荷载加载装置的另一端,所述圆柱钢管倾斜设置,用于模拟路灯对试验车辆的车顶施加荷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含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荷载加载装置,还用于接收传感器的荷载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荷载加载装置采用可自动控制的液压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台架包含横支架和两根竖支架,所述两根竖支架固定于地面,所述横支架垂直固定于两根竖支架的顶部,所有荷载加载装置垂直于所述横支架。
另一个面,一种基于上述车顶强度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安装试验台架,安装圆柱钢管和带传感器的荷载加载装置;
S2:根据目标路灯标准长度以及试验车辆高度调整圆柱钢管的倾斜角;
S3:所述荷载加载装置按照设定速度给位于试验台架下方的试验车辆施加荷载,传感器实时监测荷载大小,直至加载到设定位移量;根据荷载加载装置加载的位移量以及传感器测得的荷载计算试验车辆的车顶吸能值,并与设定的初始吸能门槛值进行对比分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路灯标准长度的选择方法如下:
根据车顶强度的设计要求,在多种标准长度的路灯杆中选取一个长度值;对车顶强度要求越高,选择的目标路灯标准长度越长。
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根据目标路灯标准长度以及车辆高度调整圆柱钢管的倾斜角的方法如下:
钢管与地面夹角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扇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多层电机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