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体蛇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927.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6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恒;钮鹏瑞;赵亮;宋子辉;莫春晖;张莹;康少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6 | 分类号: | B25J9/06;B25J9/16;B25J13/08;B25J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蛇形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体蛇形机器人,包括柔性主体和主控制器两部分;所述的柔性主体主要由多个串联连接的柔性段组成;所述的柔性段包括腔体,软轴驱动装置,顶盖,支撑架,角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的柔性段可以完成伸缩弯曲等运动;所述的主控制器安装柔性主体尾部;本发明将并联运动平台设计引用到连续体机器人的设计,每个柔性段相当于一个并联平台,运动灵活,承载能力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体蛇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器人大多为刚性结构构成,其形状能适应特定的外部约束,能完成常规任务和特定环境下的相关作业,但其可变形能力和柔顺性较难适应未知复杂多变的环境,随着对机器人柔顺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刚性机器人的劣势逐渐凸显,为了进一步扩展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人们逐渐对连续体机器人越来越感兴趣。另外,传统的机器人通常在其本体上设置多个运动副,通过不同的运动组合,形成不同的运动关节,使机器人完成不同的动作过程。这些运动副主要包括转动副和移动副,通常由电机或者液压原件进行驱动,其基本运动简单,当需要执行复杂的运动过程时,需要将多种基本运动进行合成,这通常需要设计极为复杂的传动机构和控制体系,其设计困难、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占用空间大,且故障率高、故障处理繁琐,往往因外界条件限制,一些需要复杂运动的使用场合下,并无法设计出合适的机器人。
连续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仿生机器人,它模仿自然界中的象鼻、章鱼臂等动物器官的运动机理,利用连续柔性变形完成伸缩弯曲等动作,具有很强的避障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体蛇形机器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体蛇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主体(1),主控制器(2)两部分;
所述的柔性主体(1)主要由多个串联连接的柔性段(11)组成;所述的柔性段(11)包括腔体(111),软轴驱动装置(112),顶盖(113),支撑架(114),角度传感器(115),控制器(116);
所述的柔性段(11)中的软轴驱动装置(112)数量大于等于2,主要由软轴(1121),传动螺杆(1122),电机(1123)组成;所述的传动螺杆(1122)与电机(1123)均放置在软轴(1121)内部,传动螺杆(1122)与电机(1123)的输出轴固连,传动螺杆(1122)与软轴(1121)形成螺旋连接;软轴驱动装置(112)的一端通过电机(1123)外壳与腔体盖(1112)固连,另一端通过软轴(1121)与顶盖(113)固连,所述的腔体(111)由腔体主体(1111)和腔体盖(1112)组成,腔体主体(1111)与腔体盖(1112)固连;
所述的支撑架(114)由支撑杆(1141)和支撑环(1142)构成,支撑杆(1141)一端与支撑环(1142)通过螺纹固连,另一端与腔体盖(1112)固连;传动螺杆(1122)上有配合凹槽,支撑架(114)通过支撑环(1142)与传动螺杆(1122)的配合凹槽转动连接;腔体(111)上开有用于电源线和控制线穿过的通孔;
主控制器(2)发送运动控制指令给每个柔性段(11)的控制器(116),并由控制器(116)根据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控制电机(1123)旋转,电机(1123)输出轴带动传动螺杆(1122)旋转并驱动软轴(1121)执行伸缩运动,柔性段(11)中的每个软轴驱动装置(112)中的软轴(1121)在传动螺杆(1122)上端伸出的部分长度相等时,该柔性段(11)呈直线状态,当每根软轴(1121)伸缩长度相同时,柔性段(11)执行伸缩动作,当多个软轴(1121)伸缩长度不等时,柔性段(11)会执行弯曲动作,角度传感器(115)测量每个柔性段(11)的弯曲角度并把角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16),控制器(116)根据反馈的角度信息,对电机(1123)旋转圈数进行调节,进而调节软轴(1121)伸缩长度大小,使柔性段(11)最终达到指定的运动姿态。
优选的,所述的软轴(1121)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