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694.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詹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忠辉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12;A23F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龙茶 发酵 技术 | ||
1.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午后12点-午后4点对乌龙茶茶茶叶进行采摘;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乌龙茶茶叶放置在预处理架上进行晒青处理,时间为3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乌龙茶茶叶摊凉后开始摇青摊凉,经过两个小时再一次进行摇青处理;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摇青处理后的乌龙茶茶叶揉捻包揉成直条形状后烘干成为毛料;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乌龙茶茶叶经过捡剔茶梗,黄片,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装封袋,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自然发酵;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发酵完的乌龙茶茶叶进行二次自然发酵,存放三年以上经过发酵后的原料,再经过二次烘干、风选,再经过高温蒸汽,蒸暖,压制成饼状;
步骤七:然后采用石棉纸包装步骤五中二次发酵的乌龙茶茶叶,再次存放一年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从而增加发酵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乌龙茶茶叶在温度为20-25摄氏度,湿度在90%以上,摊叶厚度为9-12cm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使用高温蒸汽机在高温90摄氏度中汽蒸5min-8min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茶叶质量百分比的含水量保持在3%-6%之间,为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产生一系列的酶促、湿热等化学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龙茶的双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的石棉纸具有吸收湿气的作用,保证乌龙茶茶叶在发酵的过程中不会闷仓发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忠辉,未经詹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6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