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叠片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9350.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盛宇;林国栋;张松岭;李梦龙;邓玮;陈文文;温燕修;杨万平;苗健烨;王腾;杨才秀;赵凯;金正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邱维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叠片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电芯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上方对应集料机构中部的位置处将未叠放电芯单元送向集料机构;其中,集料机构用于承托已叠放电芯单元;
继续送出未叠放电芯单元,使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夹角,向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相连接的第一节点处施加推力,使第一节点向已叠放电芯单元未连接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的一侧转动;
继续送出未叠放电芯单元,使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完成叠放,成为已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相连的两个未叠放电芯单元成为新的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和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叠放出一个完整的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对应集料机构中部的位置处将未叠放电芯单元送向集料机构;其中,集料机构用于承托已叠放电芯单元”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个电芯单元牵引至集料机构上,并被吸附固定于集料机构上成为首个已叠放电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方对应集料机构中部的位置处将未叠放电芯单元送向集料机构;其中,集料机构用于承托已叠放电芯单元”还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未叠放电芯单元的过程中,未叠放电芯单元先穿过竖直设置的导向通道,再被运输至集料机构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续送出未叠放电芯单元,使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夹角,向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相连接的第一节点处施加推力,使第一节点向已叠放电芯单元未连接待叠放电芯单元的一侧转动”还包括以下步骤:
推动待叠放电芯单元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复合单体极片远离导料机构的一侧的限位机构进行阻挡,避免第一节点被推动至集料机构外。
5.一种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料机构,所述集料机构用于承托已叠放电芯单元;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位于所述集料机构上方,且对应所述集料机构的中部位置,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向所述集料机构输送未叠放电芯单元;
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位于所述集料机构与所述送料机构之间,且位于复合单体极片的一侧,所述导料机构用于推动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与第二待叠放电芯单元相连接的第一节点,向已叠放电芯单元未连接第一待叠放电芯单元的一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架,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辊轴与所述第二辊轴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导向机构内形成有导向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集料机构之间,且位于复合单体极片远离所述导料机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有摆锤和转轴,所述摆锤以所述转轴为旋转中心作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93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