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309.X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章幼玉;程舜;李文;柳清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9 | 分类号: | C12N5/079;C12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郑翰伟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电磁场 诱导 神经细胞 生长 交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一种刺激神经细胞的极低频电磁场发生仪;步骤2:密绕螺线管接收信号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信号,产生相应波形的电磁场;步骤3:所述的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频率是50Hz、电流为0.3A;步骤4:所述的功率放大器放大倍数是10倍;步骤5:培养SH‑SY5Y神经细胞至对数期备用;步骤6:将所述对数期SH‑SY5Y神经细胞分成若干组;步骤7:所述极低频电磁场刺激SH‑SY5Y神经细胞;步骤8:以检测刺激后细胞的活性大小、增殖速度和分化程度。该方法证明了极低频电磁场对SH‑SY5Y神经细胞的促生长作用,证明了极低频电磁场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治疗作用,更加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生物学和电磁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具有功能性的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EMF)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EMF已成为最普遍的人类生活必需要素之一。持续开发电磁场的功能,可以扩展不同频谱电磁波的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深度。因此,不同频率电磁波的暴露水平正逐步增加,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延伸。对EMF新功能、新应用的发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脑科学作为本世纪的重要研究学科已经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纷纷成立了相关的专门性研究机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均建立了对脑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投入于相应的研发之中。这是因为,脑科学的研究关系到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相关神经疾病的研究和进展,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发展策略,也关系到下一代基于人脑的新型智能化装备的设计和研发。因此,如何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实验去干涉、调节人脑以及神经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在此研究中形成对脑神经发育、神经细胞调节的新的认知就成为一种必然。
极低频电磁场是一种非电离辐射,主要由电力供应设备、电脑、手机等产生,是与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最密切的电磁场之一。EMF基于其特有的磁效应,能够对脑电波形成一定的干预,继而对脑神经细胞代谢产生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种影响的过程、机制以及相关应用的研究非常滞后,很多理论尚处于空白阶段。所以,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据报道,低频脉冲电磁场能够有效地治疗和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及其神经损伤症状,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对辐射比较敏感,据报道一种带极低频旋转磁场的头盔针对某些颞叶癫痫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鉴于研究对象、所用参数和研究条件的不统一,包括接触范围、辐射频率、强度、时间、吸收率以及所用神经行为学检测方法的差异,导致现有的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报道结果和结论多种多样,缺乏可比性,使得人们无法从现有报道中获得较为一致和肯定的结论。在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方面,现有研究较为深入,但总体而言,分子领域的研究多需离体测试分析,测试方法繁琐复杂,干扰因素较多,所以现有实验结果亦缺乏一致性及重复性。所以,虽然目前已有的实验研究报道已涉及低场强电磁辐射影响脑高级功能的多个方面,包括学习、记忆、情绪、睡眠等,但究竟能否肯定该类效应的存在?具体是脑内哪一亚区在特定频率和场强的电磁辐射时主要受到相应影响?最终参与哪一类认知过程的损害?目前还远未阐明。因此,深入了解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神经细胞的诱导效应对发展脑神经科学、建立新的神经研究方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方法,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种极低频电磁场装置对细胞进行刺激,极低频电磁场诱导的促神经细胞生长和交联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一种刺激神经细胞的极低频电磁场发生仪,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以及密绕螺线管,所述的密绕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场强度为1m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